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39篇
  免费   1333篇
  国内免费   113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549篇
临床医学   6494篇
内科学   455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9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5071篇
综合类   12239篇
预防医学   202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5200篇
  64篇
中国医学   3414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720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876篇
  2020年   722篇
  2019年   850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768篇
  2016年   909篇
  2015年   1044篇
  2014年   2030篇
  2013年   2078篇
  2012年   2519篇
  2011年   2671篇
  2010年   2562篇
  2009年   2429篇
  2008年   2384篇
  2007年   2328篇
  2006年   2143篇
  2005年   1902篇
  2004年   1721篇
  2003年   1711篇
  2002年   1335篇
  2001年   1220篇
  2000年   865篇
  1999年   794篇
  1998年   697篇
  1997年   626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ICU病房治疗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心理问题并实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住院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SAS、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心理健康、情感角色、躯体疼痛、活力、社会能力、总体健康评分等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调整心理状态,提升治疗适应性,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对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诊治的AP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双模拟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记录外周血NK细胞和TNF、内源性SS的变化,分析近期疗效与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外周血NK细胞比例明显增加,TNF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外周血NK细胞比例(49.85%±4.26%)高于对照组(36.89%±4.12%),TNF水平[(8.36±4.25)ng·mL~(-1)]低于对照组[(18.63±4.59)n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SS水平为(16.44±4.33)pg·mL~(-1)和(34 25±3.78)pg·mL~(-1),分别低于治疗前的(68.22±3.13)pg·mL~(-1)和(68.14±4.09)p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与28 d病死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辅助治疗AP患者能有效抑制外周血TNF与内源性SS的表达,增加NK细胞比例,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与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免疫功能水平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体温、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M、IgG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G水平高于对照组,但IgA、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T、HLA-DR、HSP70、PAF、ICAM-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LA-DR水平高于对照组,ET、HSP70、PAF、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5.77%,对照组为19.2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血清中ET、PAF、ICAM-1的表达,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在对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时采取不同的应用方式,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胰腺炎患者共计164例,根据患者选择的奥曲肽的应用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应用奥曲肽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给药的治疗方法,由护理人员对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过治疗,观察转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为80%,比较的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血淀粉酶的恢复时间,临床体征的消失时间,进食的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复发率为5%,对照组患者则分别达到了20%与10%,其比较差异具有着显著性(P <0.05)。结论:在对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时,应选择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给药的治疗方法,其具有着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压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快速消除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30.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及外周血miR-155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炎性介质及血清miR-155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加数量,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减少数量,血清CRP、IL-6、IL-17、TNF-α、miR-155降低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胰腺炎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清miR-155水平,缓解炎性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