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7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252篇
耳鼻咽喉   2312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811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288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750篇
预防医学   563篇
眼科学   143篇
药学   1164篇
  24篇
中国医学   698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孙秀云,刘素芬,郑献民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为耳科主要问题之一,我科于1986年~1992年收住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478例、其中伴有颅内外并发症者132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72.
73.
李海华 《江西中医药》1994,25(4):9-9,13
宣肺通气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李海华(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335000)关键词渗出性中耳炎,中医药治疗,宣肺通气法,临床应用渗出性中耳炎属中医耳胀耳闭范畴,其临床表现主要是耳内胀闷堵塞,每兼耳鸣、听力下降。此症病位在耳,究其病因,为外感风邪,肺气不宣,经气不...  相似文献   
74.
75.
王凯  张宇圆  俞杰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0):616-616
目的 探讨鼓室穿刺抽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骨导听阈提高的效果。 方法 采用鼓膜穿刺抽取中耳积液的方法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骨导听阈提高的患者 11例 13耳 ,观察治疗前后骨导听阈变化。 结果 治疗后 13耳骨导听阈的平均值为 5 .4 6± 4 .12dB ,与治疗前 (2 1.6 2± 7.0 7dB)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6 .13,P <0 .0 1)。 结论 鼓室穿刺抽液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骨导听阈提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6.
颅底胆脂瘤的MRI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颅底胆脂瘤MRI分型的意义及其MRI诊断特征。方法观察15例颅底胆脂瘤的CT、MRI与病理学资料,根据肿瘤T1WI信号的不同,将颅底胆脂瘤分为Ⅰ型和Ⅱ型,分析两型胆脂瘤在CT、MRI征象和颅底骨质侵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5例颅底胆脂瘤T2WI显著高信号,肿瘤实质无强化。15例中,Ⅰ型,6例,肿瘤位于桥前池和桥小脑角区,CT均匀低密度,T1WI均匀低信号,包膜不强化,颅底骨质改变轻微,肿瘤实质为胆固醇结晶;Ⅱ型,9例,肿瘤位于一侧中、后颅窝底,CT呈混杂密度,T1WI呈混杂信号,其中4例为低信号中夹杂少量高信号,另5例以高信号为主,包膜强化,颅底骨质呈显著外压性改变,肿瘤实质为角化上皮和蛋白。结论颅底胆脂瘤分为Ⅰ型和Ⅱ型是合理的,体现了两型颅底胆脂瘤组织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的差异,对指导MRI诊断有积极意义。T1WI信号多样性、T1WI显著高信号、肿瘤实质不强化以及与MRI分型相关的颅底骨质侵犯是颅底胆脂瘤的MRI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77.
本着学习、发掘、整理和提高祖国医学的精神,笔者采用秘方药捻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例,获得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中包括单纯型28例,骨疡型2例。男19例,女11例,最大年龄35岁,最小10个月。病程最长20年,最短半年。单侧罹患者28例,双侧罹患者2例。 药物组成:红升丹60g,冰片3g,麝香1.5g,以上三药共研细末,装瓶密藏。  相似文献   
78.
79.
我科2003年7月收治1例先天性巨大额窦胆脂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通常人们认为是Adam Politzer(1835—1920,现代耳科学之父)最早描述了分泌性中耳炎(同义词: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等),其实,早在Politzer之前,这种疾病已经存在、流行,并且被当时的医生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