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777篇
  免费   9230篇
  国内免费   4149篇
耳鼻咽喉   250篇
儿科学   436篇
妇产科学   209篇
基础医学   2018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14876篇
内科学   11090篇
皮肤病学   542篇
神经病学   330篇
特种医学   27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8篇
外科学   8437篇
综合类   46015篇
预防医学   6259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19029篇
  214篇
中国医学   88061篇
肿瘤学   6282篇
  2024年   1196篇
  2023年   4241篇
  2022年   3715篇
  2021年   5173篇
  2020年   4614篇
  2019年   5055篇
  2018年   2027篇
  2017年   4466篇
  2016年   4631篇
  2015年   5387篇
  2014年   9687篇
  2013年   8656篇
  2012年   10729篇
  2011年   11247篇
  2010年   10806篇
  2009年   9894篇
  2008年   10198篇
  2007年   9608篇
  2006年   9000篇
  2005年   8632篇
  2004年   8030篇
  2003年   7981篇
  2002年   7271篇
  2001年   6868篇
  2000年   5985篇
  1999年   4874篇
  1998年   4886篇
  1997年   4521篇
  1996年   4033篇
  1995年   3462篇
  1994年   2680篇
  1993年   1996篇
  1992年   1484篇
  1991年   1296篇
  1990年   1034篇
  1989年   970篇
  1988年   264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目的:对五虎汤制剂及其有效部位群的镇咳、平喘、化痰作用进行药效学比较。方法:采用二氧化硫引咳、枸橼酸引咳、组胺—乙酰胆碱引喘和气管酚红排泄实验进行研究。结果:二者能显著延长二氧化硫及枸橼酸引咳的潜伏期;能显著延长组胺-乙酰胆碱混合液喷雾所致豚鼠喘息发作的潜伏期。结论:有效部位群各剂量组的疗效与同剂量制剂组在止咳、平喘、化痰作用上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基因MRE11(meiotic recombination 11 homolog A)突变与原发性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原发性胃癌病人的胃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并通过显微切割方法从胃癌组织中获取较纯胃癌细胞。设计扩增MRE11基因外显子的引物共20对,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在胃癌细胞和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对MRE11基因编码区进行突变检测,并运用CGH方法对存在突变的胃癌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在27例原发性胃癌中,4例存在MRE11基因共4个体细胞水平的错义突变,其中3例为肠型胃癌。CGH显示该4例胃癌均存在5个以上基因组片断的获得或丢失事件。结论:MRE11基因突变可能在某些原发性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显示染色体不稳定性的肠型胃癌。  相似文献   
993.
GERD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RD的基本病因是胃食管反流防止机制发生破坏而导致反流。内科疗法的酸分泌抑制剂虽然有效,但不过是抑制胃酸分泌的对症治疗,多数治疗须长期持续。反流防止手术则几乎是针对基本病因即反流的接近根治手段。低侵袭性外科治疗技术腹腔镜下手术已经投入临床实用并展示了其有效性,但其推广普及犹待手术技术的娴熟稳定化。手术疗法将成为GERD治疗上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并比较术中、术后不同方法定位SLN技术的利弊。方法使用亚甲蓝染料,对68例胃癌D2根治术标本分组进行术中、术后SLN定位。结果术中SLN的阳性判断值、阴性判断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8/8)、91.7%(22/24)、80.0(8/10)和100%(22/22);术后SLN的阳性判断值、阴性判断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10/10)、98.9%(22/23)、90.9(10/11)和100%(22/22)。结论胃癌SLN定位技术是可行的,对提高胃癌临床病理分期的精确性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990年以来收治的35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5.7%,首次手术BillrothⅡ式占82.9%(29/35)。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主要为上腹部隐痛不适,首次手术距临床诊断残胃癌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6.3年。本组残胃癌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7.1%和54.3%,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为78.9%、52.6%、36.8%,Ⅰ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2.7%。结论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illrothⅠ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及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平均为5%~10%,死亡率可高达28.5%~71%。吻合口瘘发生率的高低与手术方式、方法、技术等有一定的关系,颈部吻合比胸内吻合瘘的发生率高数倍。1999年9月~2003年8月,应用国产吻合器(WGW-2—26型)连续施行食管癌及食管胃胸内吻合术33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小陷胸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之证。笔者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多种病症获效满意,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99.
王之良 《腹部外科》2007,20(6):335-335
病人:男性,37岁。因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反酸2年,呕血、黑便10d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苍白。上腹部轻压痛。电子胃镜检查报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经术前准备后,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毕Ⅱ氏吻合术。术后8d拆线,恢复流质饮食。术后11d,进食半  相似文献   
1000.
腹部手术后胃瘫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报告了对73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有效的胃肠减压,循序渐进的饮食护理,遵循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原则的肠内营养护理,严密监测血糖和血电解质,指导病人进行早期活动等.本组胃肠功能均在2~8周内恢复,无一例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