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汪燕 《河北医药》2007,29(12):1334-1335
目的 胃镜结合超声探讨残胃癌(GRC)的病因.方法 收集我院GRC的患者107例,分析其检出率、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率、残胃癌部位、胃壁结构等特点.结果 GRC检出率为4.1%,GRC的H.pylori感染率(65.42%)明显高于同期一般残胃人群(27.70%,P<0.01).胃小区结构改变明显(93.5%),胃壁增厚73.8%.结论 残胃患者中,H.pylori感染、胃小区改变等均为GRC的高危因素,病变部位多发生于吻合口,组织学分化较差,恶性程度高.胃镜结合病理活检及超声是目前确诊GRC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2.
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长兴镇、小地村二组、农户杨汉全家,于2007年9月26日下午7点左右,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共进食3人,中毒发病3人,死亡3人.中毒病人先后出现跌倒并口吐白沫,随后口、鼻、眼睛出血,呼之不应,全身持续抽搐死亡.尸体解剖见胃壁充满气体、胃黏膜严重充血、胃内容物为血性食物.可疑食物作动物急性试验,动物抽搐死亡.确诊为误用毒鼠强所致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3.
应用传统方法施行门脉高压性巨脾切除时,因其特殊的局部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点,操作困难,出血多,易损伤胰尾和胃壁,为减少术中出血和副损伤,自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我们采用直视下完全解剖性离断脾周韧带、脾蒂血管后再托出脾脏的切除术,行巨脾切除6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胃浆细胞肉芽肿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性疾病,多见于肺部,偶尔发生在肝、皮肤、肾、脊髓及卵巢等器官,发生在胃壁的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荧光芯片技术从整体水平研究正常及饥饿大鼠胃壁组织基因表达谱,探讨饥饿大鼠胃壁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用SD大鼠建立正常和饥饿两种模型,动物断头取胃壁组织抽提RNA,荧光芯片杂交,并对实验结果采用real-timePCR、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结果在由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ESTs)组成的9233个杂交点的大鼠基因芯片上,共有504个在饥饿大鼠胃壁组织呈差异表达。其中263个为已知基因,87个为已知的ESTs。在差异表达的基因或ESTs中,上调262个,下调242个,这其中包括与细胞信号转导、细胞结构运动等相关的基因或ESTs。经初步验证,芯片数据的可靠性达80%。结论利用荧光芯片技术研究正常及饥饿大鼠胃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可以大规模、高通量发现胃在饥饿状态发生改变的基因,为进一步阐明饥饿胃肠生理、寻找新的与能量代谢及食欲调节相关的基因以及发现基因的新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因腹胀、上腹部不适2个月就医。体格检查除上腹部及部分中腹部触诊稍硬,轻度不适外,余无阳性体征。于两家医院做了超声检查诊断不一,一家仅诊断:少量腹腔积液,另一家医院诊断:腹水,胃窦幽门端胃壁增厚性病变,胃周及大网膜内多发肿大淋巴结病变。怀疑胃癌,建议胃镜检查。而胃镜检查结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局部萎缩。CT诊断:肝多发小囊肿,腹水,大网膜增厚。  相似文献   
27.
早在1962年日本内窥镜协会就提出了早期胃癌的概念(early gastric cancer, EGC),一直沿用至今,即指癌细胞限于胃壁黏膜(m)或黏膜下层(sm),不论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CuZnSOD的代谢变化与胃癌、胃溃疡病发生及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5 2例胃癌、10例胃溃疡病患者胃标本 ,检测胃壁组织中CuZnSOD的活性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uZnSOD在胃壁组织中的分布 ,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的方法进行灰度检测。结果 胃癌各组病灶组织中CuZnSOD活性范围为 :(17 73± 1 74~ 62 85± 8 47)NU/mgPr ;胃溃疡组为 (71 73±6 0 1)NU/mgPr。胃癌各组远侧端组织中CuZnSOD活性范围为 :(2 5 10± 3 5 8~ 10 1 5 0± 11 0 6)NU/mgPr ;胃溃疡组为 (13 9 67± 8 80 )NU/mgPr;胃癌各组癌细胞CuZnSOD灰度范围为 :83 83± 7 2 8~ 14 5 2 5± 8 84;癌组织CuZnSOD灰度范围为 :12 4 67± 6 3 0~ 14 6 13± 8 5 1;CuZnSOD在胃溃疡壁病灶组织中呈阴性表达 ,其组织灰度为 :14 4 60± 7 3 2。结论 胃癌胃壁组织中的CuZnSOD代谢变化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 ,并表现在广泛区域的胃壁组织中 ,其抗氧化能力已显著降低。而胃溃疡病仅局部溃疡病灶区域内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9.
小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穿孔诊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广明  祖元琪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72-3172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少见,并发胃穿孔则病势危重、进展迅速,死亡率甚高。1989年以来,我院收治6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穿孔患儿,治疗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30.
质子泵抑制剂研发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奥美拉唑于1988年上市以来,PPIs已成为胃酸相关性疾病治疗的主要药物。PPIs抑制胃壁细胞泌酸的最终环节,抑酸能力大大超过H2受体拮抗剂(H2-R A)等所有传统抑酸药,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P P I s研发不断创新,本文就此作介绍。一.药物作用机制1973年发现胃壁细胞微粒体内存在H -K -A T P酶,功能是向细胞外分泌H (即质子),故称之为质子泵,以后的研究逐步认识其结构和功能。P P I s是特异性抑制H -K -A T P酶活性的药物,P P I s均为弱碱性苯并咪唑类化合物,随血液进入胃壁细胞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