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88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92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147篇
中国医学   41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9 毫秒
5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胃动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及26例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生后24~48 h对其血液胃动素和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其粪便进行培养,检测其中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量,并分析其与血液胃动素及一氧化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窒息患儿在生后24~48 h,其血液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而血液一氧化氮水平则较正常新生儿存在显著的增高。粪便培养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所形成的菌落数量均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减少,并且其菌落数量与血液胃动素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血液一氧化氮水平则呈现负相关。结论新生儿窒息造成了血液胃动素水平的降低和一氧化氮水平的上调,进而显著影响了肠道菌群的定植。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通乐颗粒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阴虚肠燥证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胃动素(motilin,MTL)的影响。方法:114例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参照《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制定标准给予治疗;治疗组内服通乐颗粒每次12 g,2次·d-1;所有患者均给予4周治疗。比较两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主要临床症状评分;检测两组血清SOD和MTL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8.25%,对照组有效率为82.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SOD和MT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乐颗粒治疗CFC阴虚肠燥证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升高血清SOD和MTL。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胃肠功能、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性护理组,每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只进行传统的围术期护理,综合性护理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综合性护理组经护理3 d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9.01±5.47)分、(38.49±5.16)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性护理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腹胀持续时间分别为(34.29±7.46)h、(48.31±9.45)h、(34.20±8.72)h,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术后3 d胃动素和胃泌素分别为(311.49±64.53)ng/L、(90.30±15.63)ng/L,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具有切实可行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小鼠胃肠运动及血清中胃动素、生长激素释放肽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甲氧氯普胺(8 mg/kg)组和大蒜素高、中、低剂量(50、20、5 mg/kg)组,每组18只,禁食水24 h后ip给予相应药物,30 min后ig给予0.4 ml 2%葡聚糖蓝2000,20 min后取血处死,游离胃和小肠。测定各组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检测血清中胃动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的质量浓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蒜素高、中剂量组小鼠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动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质量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氯普胺组小鼠的胃排空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氧氯普胺组比较,大蒜素高、中剂量组小鼠的小肠推进率、胃动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质量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能促进小鼠胃动素及生长激素释放肽的分泌,进而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5.
以放射免疫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胃动素(MTL)水平。肝硬化组入院时血浆MT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待肝肾功能明显发转、腹水基本消退后,血浆MTL水平则较入院时显著降低。研究结果提示血浆MTL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与肝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安胃疡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治疗的102例胃溃疡患者,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普瑞酮胶囊,5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安胃疡胶囊,0.4g/次,4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症候积分、GQOL-74量表评分、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CGRP)水平,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IL-17、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39%、98.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和GQOL-74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经治疗,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MTL、GAS、IL-8、IL-17、HMGB1、MMP-9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CGRP、SS、VEGF和PG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胃疡胶囊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胃溃疡可显著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胃肠激素水平,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致肠道动力障碍大鼠血清胃动素、回肠Cajal间质细胞及胃动素受体的影响,探讨大黄附子汤改善肠道动力障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8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SAP组及大黄附子汤治疗组(n=6)。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4%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大鼠模型。对照组开腹后,找到胰腺轻微翻动数次后关腹;SAP组在造模后12、24 h分别给予2 mL生理盐水(37℃)灌肠;治疗组在造模后12、24 h分别给予2 mL大黄附子汤(37℃)灌肠。于造模48 h后,各组大鼠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内毒素及淀粉酶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动素水平;取胰腺、回肠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回肠平滑肌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表达蛋白c-kit及胃动素受体(Motilin receptor, MTL-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淀粉酶水平均显著增高[(504.98±88.81) pg/mL vs. (17.76±5.01) pg/mL; (532.28±66.53) U/L vs. (69.45±3.61) U/L,均 P<0.05],而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降低[(195.4±6.7) ng/L vs. (301±8.10) ng/L, P<0.05],ICC表达蛋白c-kit及MTL-R免疫组织化学评分降低( P<0.05);与SAP组相比,大黄附子汤治疗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降低[(189.9±38.23) pg/mL vs. (504.98±88.81) pg/mL; (294.23±25.66) U/L vs. (532.28±66.53) U/L,均 P<0.05],而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264.2±8.3) ng/L vs. (195.4±6.7) ng/L, P<0.05],同时c-kit及MTL-R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升高( P<0.05)。 结论:大黄附子汤通过促进胃动素的分泌、提高ICC细胞的活性及MTL-R的表达而改善SAP大鼠肠道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胃肠舒泰(WCST)颗粒对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作用和大鼠血清胃动素(MOT)的影响.[方法]ICR小鼠100只,胃排空实验、小肠推进实验各选50只,分别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WCST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及西沙比利组,观察各组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SD大鼠50只,亦分5组,观察WCST颗粒对大鼠血清MOT的影响.[结果]WCST颗粒大、中剂量组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快(P<0.05~<0.01),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OT亦明显增高(P<0.05~0.01).[结论]WCST颗粒具有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和升高大鼠血清MOT的作用.这一机制可能与促进内源性MOT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受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顺气通腑合剂,连用3~5 d。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测定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TL)、P物质(substance P,SP)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MTL、SP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S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S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P和MTL变化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S变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气通腑合剂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与其调节血浆胃肠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