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47篇
  免费   1161篇
  国内免费   86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723篇
口腔科学   364篇
临床医学   4620篇
内科学   827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95篇
特种医学   14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0412篇
综合类   13143篇
预防医学   1711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5127篇
  105篇
中国医学   3162篇
肿瘤学   232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700篇
  2022年   661篇
  2021年   951篇
  2020年   1184篇
  2019年   1237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1016篇
  2016年   1260篇
  2015年   1516篇
  2014年   2732篇
  2013年   2764篇
  2012年   3187篇
  2011年   3240篇
  2010年   2913篇
  2009年   2576篇
  2008年   2563篇
  2007年   2259篇
  2006年   1931篇
  2005年   1985篇
  2004年   1678篇
  2003年   1441篇
  2002年   1062篇
  2001年   915篇
  2000年   681篇
  1999年   447篇
  1998年   334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297-1301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特异性表达补体受体c5ar1的表达。[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并经DHS内固定治疗的患者8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入院及术后6周血清c5ar1表达水平。术后6个月影像评价骨折是否愈合。术后6周应用血清c5ar1预测骨折愈合ROC曲线下面积、诊断界值以及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应用Cox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X线片检查示68例骨折愈合,18例骨折未愈合。入院时愈合组患者中血清c5ar1表达水平为(41.26±11.25) ng/ml,与未愈合组的(40.65±11.52)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愈合组患者中血清c5ar1表达水平为(56.32±12.54) ng/ml,显著高于未愈合组的(34.23±8.98) ng/ml(P0.05)。术后6周血清c5ar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预测骨折愈合最佳诊断界值为46.50 n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4%。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史、术后6周血清c5ar1水平≤46.50 ng/ml不利于术后骨折愈合(P0.05)。[结论]血清c5ar1水平可作为预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治疗患者骨折愈合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运用MIPPO(微侵入钢板插入技术)结合NCB万向锁定板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MIPPO结合NCB万向锁定板对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5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男21例,女14例;右髖16例,左髖19例;年龄为68~92岁,平均年龄83.5岁,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11例,Ⅳ型10例,Ⅴ型7例。术前对患者均行骨盆正蛙位X光片和CT扫描,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髖关节Harris评分等,初步分析该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和经验。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50.2 min(40~6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80 m L(150~230 m L)。3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平均15.6个月(12~39个月)随访,1例出现术后内固定松脱后再行半髖置换治疗,34例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8个月(6~9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34例患者髖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4.5分(75~90分)。结论 MIPPO结合NCB万向锁定板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是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特别对于骨质疏松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MIPPO结合NCB万向锁定板可以达到更好的复位和早期稳定,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治疗方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93.
正2013年10月~2015年3月,我科采用腕掌侧切开复位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17例腕舟状骨腰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5例,女2例,年龄16~42岁。左侧1例,右侧16例,均为闭合骨折。新鲜骨折16例,陈旧性骨折1例,合并桡骨茎突骨折1例。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下手术。取  相似文献   
994.
羊明智  彭立军  胡文凯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287-2288,229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个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同期植骨融合术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7.5岁。选择钛合金为内固定材料,术前后凸成角10°-65°,平均26°。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病灶有明显的偏侧骨质破坏和不同程度脓肿形成,无巨大脓肿。随访时间1~4年,平均1.5年。结果 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均未引起炎症扩散,植骨块和内固定物均无松动、移位和脱出,植骨全部骨性愈合,无复发和后凸畸形形成。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选择性病椎置钉内固定术治疗相邻多个胸腰椎结核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在病椎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材料对疗效无明显影响,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韩伟杰  柴润千 《大家健康》2016,(11):114-114
目的:探析锁定钢板运用在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普通加压钢板术,而观察组则运用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两组 VA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 VAS 评分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患者锁定钢板治疗,不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99-1200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8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同时进行经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5.23±3.12min,平均出血量855.50±12.30ml;术后患者的椎体压缩百分比和Cobb角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术前、术后、术后1年的椎管矢状径占位率分别为(34.89±10.87)%、(5.29±4.68)%、(5.38±4.47)%,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够恢复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抽芯近端包埋法与普氏改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行输卵管结扎术的育龄期妇女5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0例和观察组2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抽芯近端包埋输卵管结扎术,观察组行普氏改良输卵管结扎术,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妊娠和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节育手术,普氏改良法的术后妊娠及异位妊娠发生率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2011年在我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的72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3组,分别采用DHS、PFNA、解剖钢板治疗,随访1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可比性;但在并发症方面,DHS组、PFNA组、解剖钢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4.2%、16.7%,三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牵引闭合复位困难的股骨粗隆下骨折的闭合复位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牵引复位困难的股骨粗隆下骨折26例,通过合适的进针点选择和主钉进钉方向,以及手法辅助复位以获得闭合复位.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0 ml.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5周,平均13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2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 对牵引复位困难的股骨粗隆下骨折,合适的复位技巧是闭合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陕西医学杂志》2017,(7):900-90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脆性骨折Neer 3/4型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肱骨近端脆性骨折Neer 3/4型的老年患者50例均采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随访时间为3~42个月,平均为23.45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采用视觉疼痛评分(VAS)和Constant-Murley评分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受伤原因、骨折类型等因素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比较并发症是否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为(0.87±1.03)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56±11.34)分;5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18%,其中术后大结节移位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感染1例,螺钉穿出2例,肱骨头坏死3例,畸形愈合1例;不同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受伤原因、骨折类型等因素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患者的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与没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接骨板能够有效治疗肱骨近端脆性骨折Neer3/4型,但仍发生一定的并发症,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大结节移位、骨折延迟愈合、感染、螺钉穿出、肱骨头坏死和畸形愈合,并发症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功能活动,因此术前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计划,手术操作时要严格规范操作,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