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66篇
  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1.
肠结核的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代文 《重庆医学》2000,29(1):54-54
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自1971年Nagsak成功地用纤维结肠镜插入回肠末端诊断出肠结核病例后,纤维结肠镜作为诊断方法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1990~1999年纤维结肠镜检查7265例,发现肠结核28例,占0.38%,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女性17例,男性11例。最小18岁,最大63岁,平均34岁。28例中有3例因肺结核伴有消化道症状而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肠结核存在。25例仅因消化道症状要求作纤结镜检查诊断肠结核后,进一步检查有肺结核者16例。9例未发现肠…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98年7月~2004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结核4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状胰腺合并十二指肠结核的X线诊断学特点。方法:对6例已确诊的环状胰腺合并十二指肠结核的X线影像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6例环状胰腺,5例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1例发生于十二肠降横部。致十二指肠局部不同程度的外压性管腔狭笮。合并的十二指肠结核均发生于升段,管腔呈不规则狭窄伴粘膜破坏。结核至十二肠轻度狭窄者3例,中度2例。1例重度狭窄伴胆道胆囊逆流,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球部及胃显著扩张。结论:环状胰腺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的降部,少数发生于横部。而合并的肠结核好发生于升部。两者都可造成十二指肠管腔狭窄,但前者不伴粘膜破坏,与十二指肠结核伴粘膜破坏不同。如十二指肠出现多段管腔狭窄时。要考虑为环胰合并结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 患者,男,12岁,学生,因“反复黏液脓血便3年,加重1周”就诊。3年来一直在我中心门诊及多家诊所诊治。并曾多次在省市医院就诊,均诊断为慢性菌痢,经中西药物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1周病情加重遂来我门诊再诊。病中无发热、盗汗及慢性咳嗽。查体:精神差、头颅及五官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块、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肝、胆、脾、胰及双肾均(-)。首诊慢性菌痢,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3天,夜间大便次数多。详细追问病史,有里急后重感及便血史。  相似文献   
15.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病理改变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锐  欧阳钦  胡锦梁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287-2288,2294
目的:探讨肠结核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在临床、内镜、病理表现方面的差异及抗酸染色法对于肠结核和克罗恩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肠结核和25例克罗恩病,分别比较二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内镜下表现、病理表现,同时进行抗酸染色镜检.结果:①并发症:腹腔脓肿在CD更加常见(P<0.05)②内镜:肠腔狭窄、卵石征和节段性改变在CD更加常见(P<0.05);③病理:肉芽肿,尤其是干酪性肉芽肿和肉芽肿的融合在肠结核中更加多见(P<0.05);④抗酸染色镜检在肠结核的阳性率仅为20%,而在CD中无一例检出.结论: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两病在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及病理表现方面均存在很多相似性,二者的临床鉴别诊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综合各项指标并仔细加以鉴别,也可以将两者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以来,笔者在常规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用隔蒜灸加电针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核性肠梗阻,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3例均为结核病确诊患者,经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为2HRZE/4HR(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个月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4个月巩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部实质性肿块的性质,探讨超声在胃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到2011年12月期间超声发现的25例腹部肿块进行随访,分析肿块性质。结果胃肠道肿瘤12例,占48%,炎性肿块9例,占36%,转移性肿瘤3例,占12%,肠结核1例,占4%。结论腹部实质性肿块因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全面分析后作出超声提示,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肠结核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痛的变化,警惕有无肠梗阻.遵医嘱给予抗结核药物,若有副作用出现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相似文献   
19.
孤立性直肠结核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结核多好发于回盲部,有时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亦可受累,而单纯累及直肠者较少见,缺乏特异性。我院自1978年开展大肠镜检查以来共发现1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5~46岁,平均30.5岁。所有病例均经肠镜检查发现,其中11例经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1例经抗结核治疗后肠镜复查证实为直肠结核。2.临床表现及检查: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2个月。其中便血10例(83.3%);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在38℃左右)、消瘦、乏力、厌食9例(75%);便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快速T细胞计数体外酶联免疫斑点技术(T-ELISPOT.tuberculosis,T-SPOT.TB)与PPD试验在消化系统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7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其中14例确诊为结核感染的患者,46例为非结核感染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抽取患者外周血送检,T-SPOT.TB与PPD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14例确诊结核感染患者,46例非结核感染的患者,T-SPOT.TB的灵敏度与PPD试验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6%vs71.4%,P=1.000);T-SPOT.TB的特异性显著大于PPD试验(91.3%vs 69.6%,P=0.009);T-SPOT.TB阳性预测率显著大于PPD试验(73.3%vs 41.7%,P=0.001);T-SPOT.TB阴性预测率与PPD试验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3.%vs 91.1%,P=1.000)。T-SPOT.TB与PPD试验在诊断消化系统结核感染方面有较好的吻合性(K=0.341,P=0.018)。结论 T-SPOT.TB应用于消化系统感染的诊断,尤其适合PPD阳性的疑似消化系统结核感染患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