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25篇
  免费   2757篇
  国内免费   2079篇
耳鼻咽喉   576篇
儿科学   625篇
妇产科学   658篇
基础医学   3068篇
口腔科学   806篇
临床医学   8740篇
内科学   2825篇
皮肤病学   441篇
神经病学   2174篇
特种医学   19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6865篇
综合类   16221篇
预防医学   3062篇
眼科学   1291篇
药学   6107篇
  101篇
中国医学   6832篇
肿瘤学   762篇
  2024年   495篇
  2023年   1824篇
  2022年   1570篇
  2021年   1769篇
  2020年   1557篇
  2019年   1552篇
  2018年   699篇
  2017年   1148篇
  2016年   1177篇
  2015年   1558篇
  2014年   2593篇
  2013年   2391篇
  2012年   3212篇
  2011年   3617篇
  2010年   3206篇
  2009年   3064篇
  2008年   3550篇
  2007年   3207篇
  2006年   3041篇
  2005年   3338篇
  2004年   2676篇
  2003年   2510篇
  2002年   2021篇
  2001年   1856篇
  2000年   1453篇
  1999年   1228篇
  1998年   1057篇
  1997年   989篇
  1996年   958篇
  1995年   801篇
  1994年   676篇
  1993年   492篇
  1992年   444篇
  1991年   366篇
  1990年   362篇
  1989年   363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机依赖患者膈肌起搏器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把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使用呼吸机并发生依赖的清醒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27例,女33例;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6.3±1.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运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并增加使用膈肌起搏器)和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每组30例,对两组脱机成功率和脱机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脱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2周脱机成功率分别为83.3%和46.7%,脱机时间分别为(7.56±1.45),(9.42±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呼吸机依赖患者准备脱机前,给予膈肌起搏器治疗,可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及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悬吊运动训练(SET)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DCP)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以期为该类型患儿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儿童康复治疗部收治的59例DCP患儿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0例,悬吊组20例,研究组19例),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悬吊组行常规康复和SET,研究组行常规康复+SET+肌内效贴,3组患儿均治疗4个月。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治疗4个月的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10 mMWS)]、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项(GMFM)]与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4个月后,常规组、悬吊组和研究组患儿在10 mMWS(t=3.249、4.042、7.761)、GMFM目标分(t=5.297、13.128、20.982)和BBS评分(t=4.025、7.289、6.394)上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研究组在10 mMWS、GMFM目标分和BBS评分指标改善幅度最佳,并显著优于常规组和悬吊组(F=7.071、4.787、4.093,P<0.05)。结论 SET联合肌内效贴治疗DCP患儿可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993.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褥疮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四川医学》2001,22(8):790-791
我院 1997年以来采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6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 6例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2 5~ 56岁 ,均为截瘫病人。截瘫时间 2 8天至 2年。其中 度褥疮 4例 , 度褥疮 2例。所有病例褥疮均在手术后半月痊愈 ,术后随访半年至 2年 ,无 1例复发。1.2 护理1.2 .1 术前护理 :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除改善患者饮食之外还要静脉补充高价营养 ,同时要求患者主动锻炼 ,以提高心肺功能 ,控制全身和局部感染。对褥疮创面妥善处理 ,彻底清除积脓和坏死组织 ,换药视创面情况而定 ,多则每日 3次 ,重点于保持创面…  相似文献   
994.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星 《四川医学》2001,22(11):1038-1039
紧张焦虑情绪和 A型行为均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密切有关 [1] 。单纯药物治疗因不能完全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和纠正其心理行为障碍而影响临床疗效。本研究运用北京博达技术研究所研究的 JD- 2 A型肌电生物反馈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2 5例 ,现将其降压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根据 1978年 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 ,选择 ~ 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5例 ,其中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 5 0~ 75岁 (平均 62 .5± 8.1岁 ) ,病程 4~ 2 5年 (平均 11.2± 4 .2年 ) ;高血压 期6例 , 期 19例 ,继发性…  相似文献   
995.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但由于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误诊率极高。我们对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 2 7例进行回顾性误诊分析 ,以提高诊断率 ,有利于该病的临床诊治。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 1998年 ,我院住院行子宫切除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腺肌病共 2 7例 ,年龄 2 1~ 5 7(平均 4 2 .3 0 )岁 ,均有孕产史。1.2  症状和体征  2 7例中 ,月经不规则 2 1例( 77.77% ) ,继发性痛经 8例 ( 3 3 .3 3 % ) ,以盆腔包块为主诉 2例 ( 7.4 7% ) ;体检子宫均匀增大 17例 ( 62 .96% ) ,子宫不均匀增大 …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眼轮匝肌提紧的眼袋整形方法。方法 本文进行眼轮匝肌提紧眼袋整形 4 6例 ,手术中应用下睑睫毛下 1mm做皮肤切口 ,摘除眶隔脂肪 2~ 3块 ,剥离出下睑切口处的眼轮匝肌肌瓣 ,调整切除多余眼轮匝肌 ,皮肤约 5~ 15mm。结果 解剖剥离出下睑缘的眼轮匝肌 ,眼轮匝肌深面是眶肌筋膜韧带 ,位于眶脂肪囊的外侧 ,剪断眶肌筋膜韧带 ,修整眼轮匝肌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 ,达到眼轮匝肌提紧 ,眶筋膜提紧 ,使下眼袋松弛得以矫正。本文 4 6例病人 ,经术后 6个月~ 2年的随访 ,满意率为 10 0 % ,近远期疗效较好。结论 眼轮匝肌提紧及眶肌筋膜提紧眼袋整形 ,既可避免少数人单纯眶隔筋膜提紧后造成的下睑缘僵直 ,又可避免留有暂时性下睑凹陷或睁眼易疲劳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总结外伤性提上睑肌断裂后一期修复的操作技巧与后果.方法对各种原因外伤后提上睑肌断裂32例采用清创缝合时即行提上睑肌断裂的修复.结果双睑裂大小基本对称,开睑有力者28例(87.5%),无上睑下垂者31例(96.9%),需二期手术者1例.结论外伤性提上睑肌断裂后一期修复,能减少患者痛苦,免于二次手术,且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8.
甘草及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草及甘草次酸对人子宫肌组织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影响。方法:以^14C标记的磷脂酰胆碱为底物,与人子宫肌组织匀浆上清液及不同浓度的甘草和甘草次酸共同温育,反应产物进行薄层层析和放射自显影。结果:人在子宫肌组织内存在PLA2的活性。甘草和甘草次酸可能是通过抑制子宫肌组织PLA2的活性而使花生四稀酸代谢受阴,降低子宫肌组织前列腺素水平,缓解子宫肌的痉挛收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测定蛇胆川贝液中苦杏仁甙的含量。方珐:用甲醇提取苦杏仁甙,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检测。结果:蛇胆川贝液中苦杏仁甙的含量为14.10%(mg/ml),即1.41mg/瓶。结论:本文所用方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耗时较短,是生产蛇胆川贝液较理想的质量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