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63篇
  免费   3900篇
  国内免费   1359篇
耳鼻咽喉   143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201篇
基础医学   1950篇
口腔科学   301篇
临床医学   18919篇
内科学   11626篇
皮肤病学   295篇
神经病学   3061篇
特种医学   22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9篇
外科学   3942篇
综合类   35111篇
预防医学   11650篇
眼科学   715篇
药学   19000篇
  406篇
中国医学   12232篇
肿瘤学   980篇
  2024年   795篇
  2023年   3053篇
  2022年   2590篇
  2021年   3606篇
  2020年   3650篇
  2019年   3740篇
  2018年   1692篇
  2017年   3799篇
  2016年   3959篇
  2015年   4306篇
  2014年   8419篇
  2013年   7805篇
  2012年   8926篇
  2011年   8994篇
  2010年   7843篇
  2009年   6997篇
  2008年   6931篇
  2007年   6229篇
  2006年   5705篇
  2005年   5487篇
  2004年   4199篇
  2003年   3021篇
  2002年   2429篇
  2001年   1946篇
  2000年   1319篇
  1999年   1126篇
  1998年   886篇
  1997年   702篇
  1996年   683篇
  1995年   492篇
  1994年   439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适应性支持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2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呼吸机治疗,根据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60)和B组(适应性支持通气,n=61)。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动力学相关指标(呼吸频率、吸气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第0.1秒气道闭合压、静态肺顺应性),呼吸机撤机时间和撤机成功率,不同时间点(通气前、通气2 h、拔管前)血气分析值(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B组患者呼吸频率、吸气阻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均低于A组,第0.1秒气道闭合压、静态肺顺应性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短于A组,撤机成功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气前、通气2 h、拔管前的pH值、氧分压呈逐渐上升趋势,二氧化碳分压呈逐渐下降趋势;本组3个时间点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应用中采用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功能恢复,减少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水泥PKP联合雌激素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行PKP手术治疗时骨水泥注入的剂量不同分为三组(A组2-4 mL、B组4-5 mL、C组5-6 mL),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术后三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相比,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天及1年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部高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天及1年后随访时,三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椎体前缘高度:C组B组A组,椎体中间高度:C组B组A组,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30.0%)、C组(41.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KP术中注入小剂量骨水泥(2-4 mL)对于治疗老年女性OVCF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4例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静脉微泵输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 2组术前MMSE评分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及48 h,2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对照组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可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和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描述新诊断老年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基线特点并比较发病年龄对新诊断Ⅱ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成年型糖尿病组和老年型糖尿病组,对两组的胰岛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72例,老年型糖尿病组103例(37.87%)。不同发病年龄下,老年型糖尿病组的收缩压、TG低于成年型糖尿病组, irt1h、irt2h、irt3h、AUCirt、胰岛素抵抗则高于成年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收缩压、体重指数、尿酸、CHOL、HDL、LDL、空腹血糖、ogtt 0.5h、ogtt 1h、ogtt 2h、ogtt 3h、AUCogtt、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irt 0.5h、AUCogtt/AUCirt、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成年型糖尿病,老年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多种加温模式联合应用对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243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21例和研究组1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温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种加温模式联合应用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82%)显著低于对照组(8.26%)(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5.08%)显著对照组(80.99%)(P0.05)。结论对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多种加温模式联合应用干预,能改善凝血指标,减少术后寒战等并发症,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接受家属参与式康复训练。统计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95.65%(44/46)]较对照组[78.26%(36/46)]高(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Harris和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8.
69.
70.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从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中选取,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及循证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神经、生活质量及语言功能,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Fugl-Meyer、ABC法、Barthel评分、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外周血CD8+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恢复语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