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07篇
  免费   1862篇
  国内免费   656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1701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2556篇
内科学   728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315篇
特种医学   4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88篇
综合类   7736篇
预防医学   4484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3001篇
  54篇
中国医学   3730篇
肿瘤学   156篇
  2024年   534篇
  2023年   1706篇
  2022年   1423篇
  2021年   1624篇
  2020年   1115篇
  2019年   724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1124篇
  2013年   1165篇
  2012年   1567篇
  2011年   1625篇
  2010年   1435篇
  2009年   1431篇
  2008年   1739篇
  2007年   1359篇
  2006年   1205篇
  2005年   1098篇
  2004年   911篇
  2003年   819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提供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对其服药遵从性的影响,探讨家庭访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接收的9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6例。常规组采用社区高血压疾病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家庭访视护理,评价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服药遵从性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服药遵从性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得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均P0.05),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家庭功能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士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遵从性。  相似文献   
992.
中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君、臣、佐、使'用药原则和'七情和合'配伍规律等完整药学理论体系的医学科学。同样,其基于人整体观而作用于多靶点多途径的多组分天然药物系统,也是复方药物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93.
中药具有上千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其药效与临床安全性不言而喻。中药也是现代药物的研发宝库,著名的青蒿素也是科学家自中医典籍中撷取而得。在整体论思想的指导下,中药作为整体的方剂(复方),其临床药效、配伍理论等基本概念已经被相关研究者广泛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994.
中医药研究强调整体观,将机体视为一个整体;网络药理学具备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与中医药研究的哲学理念相契合。目前,网络药理学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机制的研究,包括中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机制等。但是,将网络药理学应用于活性物质发现及新药发现的实例却少之又少。因此提议加强网络药理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网络药理学的提出是药理学的一大进步,它标志着药理学的研究从传统的一药一靶,一钥匙一锁的研究思想走向了系统化的研究模式[1]。在过去十年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网络及网络科学中的多种度量指标成为了药理研究中的描述和研究工具,为药物新用途发现及药物治疗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996.
网络药理学是指将药物作用网络与生物网络整合在一起,分析药物在此网络中与特定节点或模块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阐释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其中,生物网络是指利用网络学科的语言,将复杂的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抽象表达为网络,建立网络模型,进而通过研究代表生物体的复杂网络的成分关系和特性来揭示生物体的原理和本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淫羊藿可能的物质基础,并分析淫羊藿抗骨质疏松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活性成分筛选、靶点预测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特异性靶点,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结果淫羊藿在TCMSP数据库中共检索到130个相应成分,根据OB和DL参数共筛选到23个入血活性成分,同时利用相关靶点预测技术,共获得101个预测靶点。通过对GEO芯片数据库的基因芯片进行二次挖掘分析,共获取124个明显的差异基因;在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检索到356个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已知的相关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构建并合并活性成分及疾病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221个关键基因;Clue GO富集分析显示,淫羊藿除与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如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有关,还对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甲状腺素信号通路等同时进行调控。结论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全身其他系统,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来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与目前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锁阳对大鼠前列腺增生(BPH)模型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用雌/雄激素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按体重将去势3周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锁阳组(3 g·kg-1·d-1),氟他胺组(30 mg·kg-1·d-1),每组10只。另外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等量0. 9%Na Cl,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45 d。以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变化;用Cyto Scape3. 5. 1软件构建和分析锁阳"化合物-靶点-前列腺增生"复杂网络。结果给药后,假手术组、模型组、锁阳组的PCNA蛋白表达灰度比值分别是0. 58±0. 11,1. 37±0. 21,0. 94±0. 31,模型组与假手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锁阳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网络药理学揭示,锁阳直接作用于BPH疾病的靶点有7个,4个新发现的靶点分别为细胞周期素D1(CCND1)、磷脂酰基醇(PIK3CA)、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和过氧化物合成酶(PTGS2)。结论锁阳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可能与细胞增殖等通路以及调节细胞周期素D1(CCND1)与磷脂酰基醇(PIK3CA)等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平台研究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选出YQFM主要化合物结构母核,通过DRAR-CPI服务器对结构母核进行模拟分子-靶蛋白对接,筛选靶点;对获取的靶点信息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注释,结合文献对所得通路进行分析;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上述靶点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整合模型;阐述YQFM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了7个化合物母核:20(S)-原人参三醇、齐墩果酸、2''-羟基异麦冬黄酮A、麦冬黄酮B、麦冬皂苷元、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主要对应GASP、AKT、INS、AKT、GSK3β、JNK、GSK3β、ERK1、ERK2等127个作用靶点,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心血管功能及糖脂代谢相关、肿瘤坏死因子(TNF)、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炎症相关等信号通路。结论 YQFM主要通过心血管保护、炎症与免疫调节、以及糖脂代谢干预等多条途径实现气阴两虚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以简便、系统地预测YQFM的主要药效成分的网络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二藤汤的有效成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制。[方法] 利用TCMSP和TCMID数据库筛选出二藤汤有效成分及其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获取标准化的靶点名称,同时,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慢性盆腔炎靶点,同时,利用Venny 2.1.0获取“药物-疾病”的交集靶点并绘制韦恩图,通过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图,并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中CytoNCA插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 Vina 1.1.2对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通过筛选共获得231个活性成分,211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GO分析获得2538个条目,分别为2174个BP,233个MF及131个CC条目。KEGG分析得到209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核心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二藤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