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8~9月本科新生儿390人次作为研究对象,自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对策并实施等,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交接缺陷发生率由17.7%下降至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交接缺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实行标准化管理。方法:针对某一时间段术前准备缺陷进行有效护理干预,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分析管理前后患儿术前准备缺陷六项指标差异。结果:采用护理品管圈管理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患儿术前准备缺陷六项指标率。结论:品管圈管理可为有效降低患儿术前准备缺陷率并提供术前护理标准化。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使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运用它的经典五步曲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对我院血液内科库存药品帐实缺陷率进行有效改进、控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减少药品浪费,减少病人额外经济负担,减少医疗纠纷的隐患,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实践,我们切身体会感受了六西格玛的魅力和力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妇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品管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缺陷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缺陷率(9.4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降低妇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5.
陈传凤  岳莎 《当代护士》2018,(1):184-185
目的通过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对本院血液科2015年2-5月的出院病历质量进行汇总及根本原因分析,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护理文书缺陷率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根因分析法,将我科2015年2-5月期间共453份出院病历,作为对照组,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及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将落实整改措施后的2015年7-10月期间共541份病历作为观察组,比较采用根因分析法前、后护理文书缺陷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根因分析法之前,护理文书缺陷率为36.42%,采用根因分析法之后下降为9.80%,取得明显效果,通过χ~2检验P0.005,可认为根因分析法前后护理文书缺陷率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根因分析法之后护理文书缺陷率明显降低,保证了病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管理工具在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确定以“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制定活动目标,分析要因,拟定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并标准化,分别于活动计划实施前后对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进行比较。结果: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率由改善前的66.12%降至改善后的12.4%,活动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达图显示,圈员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沟通及协调能力均提高。结论:通过QCC活动可有效降低电子体温单书写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的综合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率”为活动主题,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门诊护士200次的静脉用药操作核查缺陷率为31.3%)、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将静脉用药核查缺陷率从31.3%降低到18.2%),拟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活动步骤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 有形成果: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缺陷率由活动前的31.3%降至10.1%,用药差错由8起降至1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4,P<0.01).目标达成率为148.1%,进步率为62.2%.病历未核对、输液卡未核对、护士与患者自报姓名的未双向核对次数均明显低于品管圈前(30比82例次,23比56例次,18比50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3.53,17.18,18.14;P <0.01).无形成果: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与荣誉、沟通协调、活动信心6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的缺陷率,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应用实验室生化酶学测定项目的短期西格玛(Sigmashort-term)估算其保证西格玛SigmaAssured,并依据系统误差功效图得出相应的统计质量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QC)规则,估计生化酶学测定项目的长期缺陷率(defects per million, DPM),确保实验室生化酶学测定项目结果的可靠。方法 计算公式Sigma =(TEa–Bias)/CV; Sigmalong-term= Sigmashort-term-1.5; SigmaAssured= SigmaObserved– SigmaSQC, SigmaAssured=1.65,SQC规则为13s/22s/R4s/41s/8x,N=2。结果 计算得到实验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Sigmashort-term=3.6,DPM=274 253;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Sigmashort-term=7.9,DPM<3.4; 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Sigmashort-term=5.6,DPM=4 661; 碱性磷酸酶(ALP)的Sigmashort-term=7.4,DPM=5; 淀粉酶(AMY)Sigmashort-term=17.7,DPM<3.4; 肌酸激酶(CK)Sigmashort-term=9.3,DPM≤3.4; 乳酸脱氢酶(LDH)的Sigmashort-term=6.1,DPM=968; 脂肪酶(LPS)的Sigmashort-term=5.3,DPM=10 724。结论 实验室生化酶学测定项目期望的长期缺陷率在误差检出率(Ped)达到90%,其SigmaAssured在1.65,相同的SQC规则13s/22s/R4s/41s/8x,N=2,的情况下,其Sigma short-term越大,长期DPM越低,才能确保生化酶学测定项目的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提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资料和真实地反映财务信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针对内审问题,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中的DMAIC模式,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个步骤对门诊收费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数据缺陷率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前后的数据缺陷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审计整改,门诊收费数据的缺陷率从4.23%降低到2.01%,Z值从3.225提高到3.552。结论:加强收费员和医生培训、优化电脑系统、完善奖惩制度等方面改进是降低数据缺陷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通过对16 210份出院病案质量检查,查出病案书写缺陷,分析原因,提高病案书写水平. 方法 对我院2007年1~6月的出院病案共16 210份进行检查. 结果 16 210份出院病案中有缺陷3 395份,缺陷率为20.94%,非手术科室占44.83%,手术科室占55.17%.常见病案缺陷是病案首页错填、病案首页漏填及上级医生查房记录未签字. 结论 加强病案规范化管理,加强病案书写基本功训练及提高法律意识,是提高病案书写质量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