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05篇
  免费   1498篇
  国内免费   1318篇
耳鼻咽喉   280篇
儿科学   471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788篇
口腔科学   612篇
临床医学   7354篇
内科学   2755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12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6131篇
综合类   11599篇
预防医学   1985篇
眼科学   169篇
药学   4507篇
  37篇
中国医学   2866篇
肿瘤学   2077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631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785篇
  2020年   836篇
  2019年   796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688篇
  2016年   844篇
  2015年   1008篇
  2014年   1861篇
  2013年   1835篇
  2012年   2298篇
  2011年   2563篇
  2010年   2475篇
  2009年   2460篇
  2008年   2627篇
  2007年   2458篇
  2006年   2421篇
  2005年   2416篇
  2004年   1926篇
  2003年   1816篇
  2002年   1478篇
  2001年   1364篇
  2000年   1058篇
  1999年   852篇
  1998年   834篇
  1997年   802篇
  1996年   645篇
  1995年   567篇
  1994年   469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06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论结肠癌并发生肠梗阻之处理原则和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礼 《浙江医学》1996,18(5):269-269
  相似文献   
72.
肠道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受阻,导致的一系列的肠壁组织损害和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称为肠梗阻。公元前350年由Praxagoras所做的小肠造瘘以治疗肠梗阻可能为最早的手术记录。而1912年Hartwell和Hoguet予高位肠梗阻患者经皮下注射食盐水可延续生命;1931年Wengensteen应用十二指肠导管减压治疗肠梗阻成功;20世纪20年代X线技术发展应用于肠梗阻的诊断,被视为研究肠梗阻诊治的三项重要里程。  相似文献   
73.
74.
李克民  罗友章  林恩 《广东医学》2002,23(10):1019-1019
患者 ,女 ,2 2岁。于 2 0 0 0年 12月怀孕 8个月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球突出伴视物模糊 ,右额及眼部出现搏动性杂音。体查 :右眼球明显突出 ,球结合膜充血 ,右眼球活动受限 ,视力下降 ,右眼眶闻及吹风样杂音。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巨大型CCF ,于 2 0 0 1年 4月 17日行血管内可脱性球囊瘘口栓塞术。术中分别用2~ 3号球囊填塞 ,因瘘口多 ,使用 8枚球囊填塞瘘口 ,但杂音仍然存在 ,于瘘口处颈内动脉口放一球囊阻断颈内动脉后杂音消失 ,观察 5 0min,无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后脱离球囊 ,于瘘口远端颈内动脉近端再加固填塞 1枚。术后随访 1…  相似文献   
75.
76.
77.
成人复发性先天性巨结肠伴贲门失弛症术后复发1例,先天性巨结肠行一期切除吻合,同时经胃壁在胃外贲门失弛症手指扩张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与人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原位分子杂交法对130例人大肠癌标本中EB病毒小分子RNA片段进行检测。结果:130例标本中有6例(4.48%)癌组织呈阳性反应,其中4例为男性,4例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与我国部分大肠腺癌的发生有关,肿瘤细胞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能是EB病毒感染的重要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79.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ou-Kang mouthwash and its acute toxicity, and provide the basis of experiment and therapy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oral cavity. METHODS: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of kou-Kang mouthwash were determined by the agar dilution method, and the acute toxicity was done. RESULTS: The range of MIC kou-Kang mouthwash against 27 Gram negative bacterial were 0.03-1.0 g.ml-1. MIC50 was 0.125 g.ml-1 and MIC90 was 0.125-0.5 g.ml-1. The range of MIC kou-Kang mouthwash against 21 Gram positive bacterial was 0.008-0.5 g.ml-1. The range of MIC50 and MIC90 were 0.015-0.125 g.ml-1 and 0.015-0.5 g.ml-1, respectively. The value of MIC was 0.015 g.ml-1 against candidia albicans. The acute toxic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maximum tolerance dose was 417.6 g.kg-1 and 210 times as much as the clinical dose a day. No death of animals or toxicity and side-effect occurred in the test. CONCLUSION: Kou-Kang mouthwash shows a pot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various pathogens of the oral cavity. Its antibiotic activity against Gram positive bacteria was 2-8 times stronger than that against Gram negative bacteria. It has low toxicity and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对抗大肠癌细胞的单克隆噬菌体单链抗体进行初步鉴定和测序分析。方法 :采用细胞ELISA ,免疫组化 ,DNA序列测定和计算机分析方法 ,对 5个单克隆噬菌体抗体 (CH2 73,CH2 0 5 ,CH2 0 9,CHA12 ,CH72 3)进行初步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5个抗体均对人大肠癌细胞、人胚肾上皮细胞和其它某些人肿瘤细胞反应 ,也与人正常肝细胞有弱阳性反应 ,但不与鼠源性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反应。细胞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了ELISA结果的正确性。大肠癌免疫组化对大肠癌组织有特异性的结合反应 ,而不与正常大肠组织反应。测序结果为CH2 73ScFv全长 732bp ;V ,D ,J分别属于VH3 30 D1 2 6 JH3 linker V1 13 JL2 ,GenBank序号为AY0 2 8777和AY0 2 8996 ;CH2 0 5全长 36 6bp ,V ,D ,J分别VH1 4 6 D6 13 JH3,GenBank序号为AF35 936 5 ;CH2 0 9,CHA12和CH72 3的ScFv基因完全相同 ,全长 72 3bp ,其VH DH JH与CH2 73ScFv基因中的VH DH JH 完全一致 ,V ,D ,J分别属于VH3 30 D1 2 6 JH3 linker L2 Jκ2 ,GenBank序号为AF36 3774。结论 :噬菌体抗体具有结合人大肠癌组织和细胞的活性 ,为进一步开发临床应用人源抗肿瘤抗体和小分子抗体片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