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50篇
  免费   1498篇
  国内免费   1318篇
耳鼻咽喉   280篇
儿科学   471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788篇
口腔科学   612篇
临床医学   7370篇
内科学   2756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12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6134篇
综合类   11608篇
预防医学   1986篇
眼科学   169篇
药学   4508篇
  44篇
中国医学   2868篇
肿瘤学   2082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673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788篇
  2020年   836篇
  2019年   796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688篇
  2016年   844篇
  2015年   1008篇
  2014年   1861篇
  2013年   1835篇
  2012年   2298篇
  2011年   2563篇
  2010年   2475篇
  2009年   2460篇
  2008年   2627篇
  2007年   2458篇
  2006年   2421篇
  2005年   2416篇
  2004年   1926篇
  2003年   1816篇
  2002年   1478篇
  2001年   1364篇
  2000年   1058篇
  1999年   852篇
  1998年   834篇
  1997年   802篇
  1996年   645篇
  1995年   567篇
  1994年   469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06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随访调查腹腔镜改良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2000年6月~2005年12月行改良Soave根治术87例,年龄为17d至5岁。术后定期随访49例年龄在3岁以上的患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38·4个月。评价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有无污粪及便秘、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据中国医科大学提出的临床评分标准,排便功能优者(6~5分)38例,良(4~3分)9例,劣(2~0分)2例,3例患儿有持续性便秘,3例患儿曾患小肠结肠炎。结论: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42.
张华英  倪虹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20-920
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病变主要侵犯结肠黏膜,以溃疡为主,病程长,轻重不一,易复发。通过我们存临床上精心仔细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观将我科2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巨大蛇形动脉瘤(GSAs)实际上是一个影像学概念,即在血管造影片上,表现为一迂曲、不规则的血管影,形状如蛇,因此而得名。GSAs属于巨大动脉瘤的一个亚类,但又有明显区别于梭形动脉瘤或囊性动脉瘤的特征。现详细介绍如下。1发病率、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GSAs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到目前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的价值。方法1994年9月至2004年9月对18例全结肠切除患者应用三环形回肠贮袋加选择性截流术,其中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14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结果18例获12月~5年随访,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6.7%),贮袋阴道瘘、早期炎性肠梗阻、切口感染各1例,均治愈。术后平均排便频率:术后2周内4.9次/d,1个月3.8次/d,6个月3.1次/d,1年1.8次/d。至6个月时都能控制干便,其中控制正常者15例(83.3%),控制欠佳者3例(16.7%),无大便失禁。但稀便控制能力较差,至1年时仍有1例(5.6%)患者稀便失禁。无一例须插管排空。结论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排便功能好,是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和严重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45.
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咽通气道法是用“S”型管道插入咽部,使舌根前移,达到解除呼吸道梗阻的目的。传统的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是将胶布缠绕牙垫顶部,贴在面颊的两侧。但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这种固定方法易脱出,清洗时胶布很难去除,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口咽通气道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将通气道翼缘两侧各打1个小孔,从两侧小孔各自穿一绷带。当气管插管等管道插入通气道后,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打结固定即可。此方法简单易行,可以防止脱落,避免使用胶布造成的皮肤过敏。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075000$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46.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治疗便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飞  施明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5):322-322
患者,女,55岁,20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排便困难,大便不成形,6~7d排便一次。曾经正规服药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患者异常痛苦。查体心肺无异常,腹部无阳性体征,肛门外观(-),指诊无异常。辅助检查:①结肠镜未见异常。②全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胃小肠动力正常。③盆底肌电图无异常。④球囊排出实验正常。⑤排粪造影正常,无直肠前突及黏膜脱垂。⑥结肠传输试验示结肠传输指数为0,诊断为结肠病理型慢性传输性便秘,行手术治疗。麻醉:全麻插管。手术:(1)于脐下缘开放性建立气腹,此孔为观察孔。双侧锁骨中线与脐上5cm水平线及两髂前上棘连线相交4点…  相似文献   
47.
岑国浩 《右江医学》2006,34(5):520-521
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左侧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左侧结肠外伤破裂共35例。均急诊行病变肠段切除,结肠近段减压加灌洗后肠端端吻合,术后在吻合口处经肛肠内置管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0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病人24例,其中降结肠癌13例,乙状直肠癌7例,直肠癌4例;乙状结肠扭转并肠坏死6例;左半结肠外伤破裂5例(其中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2例);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21~70岁,平均58岁,其中60岁以上13例。梗阻距手术时间最长1.5天,最短0.5天。肠破裂创伤距手术…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转染Stat3(转录信号传导子和激活子3)显性负性基因Stat3β质粒阻断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的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阳离子脂质体向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细胞中转染携带Stat3β基因的质粒,四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tat3靶基因cyclinD1、bcl-xL mRNA表达情况.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转染Stat3β质粒36 h后,SW480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t=5.216,P=0.006);G0/G1期的细胞比例由40.37%上升至67.25%,S期细胞由44.68%下降至31.23%;发生早期凋亡的细胞比例由5.34%上升至24.42%;同时cyclin D1、bcl-xL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t=5.228,P=0.010;t=3.517,P=0.025).结论 转染携带Stat3β基因的质粒可以通过下调Stat3靶基因的表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为以Stat3为靶点的结肠癌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9.
重视肠造口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造口是将肠道直接引出腹壁而使肠内容物能排出体外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将导致排便途径的改变,给患者的排便方式带来明显影响[1]。提高造口手术水平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肠造口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表现为造口适应证选择不正确、造口方式不合理、术中造口位置选择不正确及由低年资医师完成造口等。现就常见的问题介绍如下。1造口适应证肠造口主要适应证:(1)各种原因引起的结直肠梗阻,如病情允许,二期手术处理病灶,可及时恢复肠道通畅性,避免肠扩张、坏死,解除梗阻。(2)左半结肠、直肠梗阻一期吻合或损伤后修补时瘘的预防或治疗,…  相似文献   
50.
结肠造口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降低结肠造口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分析我院近5年行结肠造口的435例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的原因.结果:并发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病人营养状况差或并发其他慢性疾病,以及术后对造口的护理欠妥等原因造成.结论:为减低造口的并发症应注意术中操作的每个细节,积极治疗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加强术后护理.同时,我们对手术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