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3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7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87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纯音测听属于主观测听,影响准确性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受试者心理因素影响较大[1]。有个别外伤患者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外伤赔偿、残疾证明)。有意识地伪装或夸大其听力缺损。在做听力检查时,不能真正配合,使首次测试结果常有明显的伪装成分。本文总结了27例主诉受伤耳(单侧)听力下降患者的纯音测听,发现部分患者几次测试的听力图不能重复,甚至首测全聋,通过耐心解释和暗示后,取得病人的配合,复测听力图基本上与客观病情相符,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27例患者。男19例,女8例。年龄16~35岁。外伤的原因:拳击伤21例,车祸6例。病程伤后3h~2…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某麻纺厂织袋、纺麻、梳麻车间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排除非噪声性致聋因素及生活噪声的影响,共检查212人424耳的纯音听力以及工作一个班次(6小时)后的暂时性所阈位移(TTS),同时测定各车间噪声强度(A声级),数据采用直线回归、逐步多元回归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表明:性别间和左右耳间的语频听阈及TTS均无显著性差异;车间噪声强度与语频听阈及TTS间存在着正相关;TTS与语频听阈、年龄、工龄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语频听阈、噪声强度和工龄对TTS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3.
纯音测听中常以125Hz-8kHz频率为基础的听力检测。C 将8kHz-20kHz的超高频测听命名为扩展频率纯音阈值测听法(EFPTTA),过去文献中已有超高频骨导昕阈测听用于临床的报道,但尚无气导超高频听阈检测记载。  相似文献   
24.
听觉通道、中枢听神经核、脑皮质、神经元及外周听觉系统随年龄变化出现退行性改变,并与听力损伤的时间成正比。为了评估60岁以上耳蜗植入患者的术  相似文献   
25.
5l例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确定老年性痴呆患者 (seniledementiaoftheAlzheimer′sdisease ,AD)有无周围性听功能障碍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利用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声导抗、听觉脑干反应检测AD患者 43例 ,健康老年人 50例 ,评定受试者测听可信度 ,统计测试结果 ,并将上述结果同受试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ini mentalscaleofequastionnaire ,MMSE)得分进行对照分析 ,寻找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受试者两耳间周围听力差异无显著性 ,以右耳听力结果 ( x±s)进行统计。AD组纯音听阈为 (2 6 3± 8 5)dBHL和 (2 9 1± 8 7)dBHL ,言语识别率为 (85 5± 5 5) % ;对照组纯音听阈为 (2 3 2± 1 0 6)dBHL和 (2 6 2± 1 1 8)dBHL ,言语识别率为 (87 6± 6 8) %。虽然AD组周围听功能检查结果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测听可信度、声导抗和ABR阈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老年性痴呆患者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与老年聋相似 ,其周围听功能障碍与MMSE认知量表得分无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与突发性聋疗效的关系。方法将150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首先评估心理状态并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结果实验组治愈率86.58%,对照组治愈率54.40%(P〈0.01),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心理、社会、应激源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突发性聋患者听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8.
背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理改变可引起内耳和听觉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关于OSAHS合并高脂血症对这一发生过程的影响暂无定论。目的 研究中重度OSAHS患者听觉功能检查特征及其与OSAHS、三酰甘油(TG)的相关性,并探究其可能原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中重度OSAHS患者50例,根据患者清晨空腹TG水平分为TG升高OSAHS组(25例)、TG正常OSAHS组(25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纯音听阈测定(PTA)、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并记录不同频率的听阈值及信噪比(SNR),分析OSAHS患者听觉功能检查特征,探究TG是否加重听力损伤。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不同频率的听阈值、SNR与OSAHS患者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TG正常OSAHS组PTA的 2.00 、4.00 、8.00 kHz的听阈值及平均听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DPOAE的 4.00 kHz的SNR低于对照组(P<0.05)。TG升高OSAHS组DPOAE的1.00、2.00 、8.00 kHz的SNR低于TG正常OSAHS组(P<0.05)。PTA的0.50 kHz(r=0.227)、1.00 kHz(r=0.362)、2.00 kHz(r=0.328)、4.00 kHz(r=0.403)、8.00 kHz(r=0.463)听阈值及平均听阈值(r=0.500)与年龄呈正相关,1.00 kHz(r=0.333)、2.00 kHz(r=0.372)、4.00 kHz(r=0.464)、8.00 kHz(r=0.330)听阈值及平均听阈值(r=0.399)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2 kHz(r=-0.314)听阈值与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呈负相关,1.00 kHz(r=0.378)、2.00 kHz(r=0.444)听阈值与TG呈正相关;DPOAE的2.00 kHz(r=-0.221)、4.00 kHz(r=-0.432)、8.00 kHz(r=-0.441)的SNR与年龄呈负相关,4.00 kHz(r=-0.545)、8.00 kHz(r=-0.241)的SNR与AHI呈负相关,1.00 kHz(r=-0.507)、2.00 kHz(r=-0.385)的SNR与TG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重度OSAH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中重度OSAHS伴血脂升高则可加重听力损伤。OSAHS越严重,听力损伤越明显。年龄、AHI、TG水平越高,中重度OSAHS 患者的听力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29.
目的:将假装游戏法运用于听力检查过程中,以提高幼儿纯音测听检查的成功率和准确性。方法:将假装游戏法应用于纯音测听检查中,操作时每样物品的解释让患儿感觉安全有趣,用患儿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安静和配合的重要性,用形象及拟人的比喻引导患儿进入游戏的场景中,引导家长和患儿的配合。假装游戏法能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消除患儿心理负担,能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使检查顺利进行。结果:用假装游戏法进行干预后,患儿和家长的配合程度均有很大提高,顺利完成60例患儿的纯音测听检查,得到准确的听力检查结果,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0.
人体内听觉系统的神经部分包括耳蜗内的听感受器(螺旋器)至大脑皮质中枢的整个联系通道,这些部位的病变引起的耳鸣称为神经性耳鸣,中医学中称为“耳鸣”.常见的病因有外伤、炎症、中毒、缺血、肿瘤、神经变性等原因.其中,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神经性耳鸣约占全部神经性耳鸣门诊量的50%左右.本文介绍的神经性耳鸣以颈性耳鸣、动脉硬化等缺血原因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