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1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150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27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720篇
内科学   756篇
皮肤病学   404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5686篇
预防医学   87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295篇
  16篇
中国医学   3523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942篇
  2011年   1256篇
  2010年   1148篇
  2009年   1117篇
  2008年   1159篇
  2007年   1038篇
  2006年   978篇
  2005年   1021篇
  2004年   914篇
  2003年   817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467篇
  1998年   364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320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鹏飞经验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荣 《中医研究》2006,19(1):33-34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亦无特效疗法,多发于7~14岁学龄儿童,临床表现为皮肤对称性紫癜,常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或镜下血尿。笔者运用《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选》所载治疗过敏性紫癜方,随证加减治疗本病30例,与对照  相似文献   
992.
陶晓东 《江西中医药》2006,37(11):38-38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环境污染的加重,其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儿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从2000年5月--2005年12日,笔者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20例本病患儿,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不明原因与免疫因素有关以血小板减少为主的出血性疾病。轻者是皮肤、黏膜出血,重者是内脏出血,甚则颅内出血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切脾、免疫抑制剂,但对少数病人运用疗效较差,属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  相似文献   
994.
杨扬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7):735-735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出血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皮肤的瘀点、瘀斑、黏膜及内脏出血,实验室特征除血小板减少,尚有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及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其中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以青年女性为多,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以慢性较为  相似文献   
995.
李彩霞  白启强 《陕西中医》2006,27(12):1518-1519
目的:探索清热解毒、凉血类中药配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芩蓝连英汤(黄芩、板蓝根、连翘、蒲公英、威灵仙、生地、赤芍、丹皮、茜草、紫草、仙鹤草、旱莲草、白鲜皮、地肤子、珍珠母、白茅根、甘草、大枣、花生米)治疗本病72例,结果:全部有效。提示:本方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找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30例病例按年龄、性别、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激素治疗时间、副作用、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病人中男性占6例(20%),女性占24例(80%),年龄12~55岁,其中有26例(86.7%)经激素治疗有效。平均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的时间为10天。在26例经激素治疗有效的病人中,有4例(15.4%)在激素停用后血小板再次下降,需用激素维持治疗。30例病人中有2例(6.67%)死于脑出血及消化道大出血。30例中有4例(13.3%)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治疗无效。用激素治疗最多见的副作用为:向心性肥胖、痤疮、骨关节疼痛等。结论ITP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绝大多数使用激素治疗有效,并且停药后无复发,少数需用激素维持治疗。极少数病人使用激素治疗完全无效,并且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均无效,其中1例患者在激素治疗无效后,行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仍无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在(20~30)×109/L之间,并无大出血表现,成为难治性ITP,其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因素无关,而是血小板生成的某个环节出现阻碍,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外周血中的HHV-6-DNA,健康体检者和缺铁性贫血者为对照组。结果:20例ITP患者、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的HHV-6-DNA检出率分别为25%(5/20)、10%(1/10)和3.33%(1/30),ITP患者组与健康体检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TP患者组与缺铁性贫血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5例ITP患者骨髓和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HHV-6-DNA检出率分别为46.67%(7/15)和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0例ITP治疗前、治疗第5天、第10天时外周血HHV-6-DNA检测,分别有3、3、2例阳性。结论:ITP与HHV-6的感染呈正相关;骨髓中HHV-6-DNA检出率高于外周血中。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采用自拟养阴凉血止血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中男36例,女4例,年龄3岁~6岁6例、6岁~10岁32例,17岁~18岁2例,证见:起病较急,紫癜反复发作,以小腿及臀部为多,部分可涉及上肢及躯干。颜色鲜红或深红色丘疹,压之不褪色,伴有瘙痒。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都正常。2治疗方法本组均以自拟养阴凉血止血汤治疗,方药:赤芍10g,丹皮20g,生地15g,玄参10g,银花10g,连翘15g,紫草15g,知母12g,麦冬10g,白茅根10g,白及…  相似文献   
999.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未清楚,多与局部的重力和静脉压升高有关,表现为小腿部位的群集性,针尖大小红色瘀点,以后中央可变为棕褐色,周围又发生新瘀点,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1000.
观察硫唑嘌呤 +强的松 +左旋咪唑 (IPL方案 )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 ,对 16例先后接受了VP、IVIG、MP和α IFN等方案治疗的难治性ITP患儿 ,试用IPL方案治疗 ,观察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 ,评价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显示 :IPL方案治疗总有效率 10 0 % ,其中显效率 68 7% ,远期疗效仅 3例复发。因此 ,IPL方案是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