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8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150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27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718篇
内科学   755篇
皮肤病学   404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5683篇
预防医学   87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294篇
  15篇
中国医学   3519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780篇
  2012年   942篇
  2011年   1256篇
  2010年   1148篇
  2009年   1117篇
  2008年   1159篇
  2007年   1038篇
  2006年   978篇
  2005年   1021篇
  2004年   914篇
  2003年   817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467篇
  1998年   364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320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缪佳  贾秀娟 《山东医药》2006,46(25):28-28
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人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我们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应用益母草内服或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荨麻疹、前列腺增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疾病患者20余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择其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成林  张伟民 《山东医药》2006,46(16):32-33
对76例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患者中男女之比1∶2.8,慢性ITP 73例、急性ITP 3例,血小板计数平均为36×109/L,并存其他疾病者共58例。单一激素治疗总有效率100%,激素加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总有效率82.7%,单一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有效率82.2%。激素治疗期间并发肺炎、上消化道出血各4例,急性胆道感染、发热与腹泻各2例,其中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03.
自拟祛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自拟中药祛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根据临床辨证加减使用自拟祛斑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中,治愈38例,有效2例;对照组40例中,治愈3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祛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兔疫性疾病,其特征是产生自身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不同程度的减少,出现轻微或严重  相似文献   
105.
过敏性紫瘫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复合物损害小血管产生广泛的无菌性毛细血管炎,使全身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壁的参透性和脆性增加,除引起皮肤,关节、胃肠,肾脏出血外,也可引起颅内出血,病情愈重,脑电图改变愈明显,现将我院自1988年-1992年收治的170例过敏性紫癜病儿的脑电图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6.
过敏性紫癜患儿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敏性紫癜 (anaphylacticpurpura ,AP)是小儿常见的坏死性小血管炎之一 ,已有文献证明AP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状态 ,和血小板功能增强 ,导致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1]。D二聚体(D_Dimer)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所分解的一种特异性代谢产物 ,其升高提示体内有继发性纤溶性过程 ,是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本文对50例健康儿童及264例AP患儿进行了D二聚体检测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正常对照组 :健康体检儿童50例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12岁。AP组 :为近5年我院确诊…  相似文献   
10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患儿以急性居多 ,常呈自限性 ,不需治疗或经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即可恢复正常 ,仅5 %表现为慢性型 ,常规治疗效果不佳[1]。此类即所谓的难治性ITP ,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我院1993~1998年采用长春新碱(VCR)治疗14例难治性ITP患儿 ,并随访4年 ,取得了较好疗效。1.1对象系1993~1998年收住我院儿科病房的ITP患儿 ,均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 ,均经糖皮质激素规则治疗6月无效或激素依赖或复发。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 ,…  相似文献   
108.
卡舒宁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孙杰 《疑难病杂志》2002,1(2):122-123
<正>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ara,ITP)是儿童期常见的急性自限性出血性疾病,约20%的儿童,血小板减少持续6个月以上。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起病隐袭,出血症状相对较轻,很少与基础自动免疫混乱有关,发病期间,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约仅1~3天),血小板更新率加速4~9倍。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近年来通过对基因型的研究发现,Fcγ受体的多态性、炎性胞质分裂的多态性以及免疫缺陷复合物均与CITP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治疗能使大多数病人缓解 ,经治疗无效的即所谓“难治性ITP”。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泼尼松、达那唑、环孢素治疗难治性ITP 2 2例 ,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2例中 ,男 6例 ,女 16例 ;年龄 18~ 5 1岁 ,平均 32 5岁。病程 7个月~ 10年 ,平均2 5个月。诊断均符合 1986年 12月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1] 。均经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用药时间为 6~ 10个月。曾经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 3例 ,长春新碱治疗 5例 ,脾切除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