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36篇
  免费   974篇
  国内免费   316篇
耳鼻咽喉   106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151篇
基础医学   605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9114篇
内科学   2009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677篇
特种医学   17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865篇
综合类   13217篇
预防医学   2161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5138篇
  80篇
中国医学   1434篇
肿瘤学   634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632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724篇
  2020年   764篇
  2019年   776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675篇
  2016年   726篇
  2015年   936篇
  2014年   1672篇
  2013年   1799篇
  2012年   2402篇
  2011年   2712篇
  2010年   2436篇
  2009年   2467篇
  2008年   2735篇
  2007年   2623篇
  2006年   2274篇
  2005年   2590篇
  2004年   2114篇
  2003年   1921篇
  2002年   1366篇
  2001年   1091篇
  2000年   741篇
  1999年   549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426篇
  1996年   441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周爱萍 《包头医学》2014,(2):113-114
目的:使用如意金黄散与食醋调和外敷的方法对动脉造影穿刺部位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冠脉穿刺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采用如意金黄散与食醋调和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如意黄金散与食醋调和外敷可有效治愈皮下血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在前列腺癌精准靶向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7例临床拟诊断前列腺癌患者均经过第一次系统12点穿刺术1月后选择进行第二次穿刺活检方式,其中48例采用系统12点穿刺法,39例采用SMI精准靶向定位异常区域替代局部系统穿刺法。根据第一次穿刺病理组织学结果,分析两种方式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异同。结果 在良恶性病变中,前列腺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S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5, P=0.04);SMI组穿刺恶性20例,穿刺阳性率为51.28%,总穿刺456针;对照组穿刺恶性14例,穿刺阳性率为29.17%,总穿刺576针。两组穿刺阳性率、平均穿刺针点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20, P=0.036; t=13.18, P=0.000)。SMI组中恶性病理组织为79条,患者Gleason最高评分(7.2±0.4)分;对照组中恶性病理组织为64条,患者Gleason最高评分(6.5±0.4)分。两组单次取材阳性率、Gleason最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232, P=0.004; t=5.940, P=0.000)。结论 SMI技术引导前列腺癌穿刺活检可提高取材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透视辅助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15例肺肿块穿刺活检病例,先行X线透视定位其预穿刺部位并做体表金属标记,接着对局部定位定点小范围CT精准扫描并穿刺活检,分析患者的病理类型.结果 15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组织成功14例,1例未成功;其中恶性肿瘤5列,炎症性病变9例.结论 透视辅助定位CT导向肺部肿块穿刺活检技术属于微创介入技术,具有定位快速、便捷、安全、可靠、实用等优点,值得在穿刺活检前实时补充应用.  相似文献   
994.
胡蕊 《大家健康》2016,(1):185-186
目的:分析并讨论采用血透治疗的患者其动静脉出现内瘘而采用穿刺技巧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随即抽样的方式,选取近1年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动静脉内瘘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样本,对所有患有采用穿刺治疗与护理,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探索。结果:40例患有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在进行动静脉穿刺2 980次后,穿刺成功为2 977次,仅有2次为失败案例。结论:患有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穿刺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且合理的采用最适当的穿刺手段与护理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因穿刺而出现疼痛感,整个过程的合理化实现了对患者康复的积极影响,可以被临床护理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资料60例,作为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内科的保守治疗,而对观察组的患者则进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进行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率,记录其学血肿吸收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等.详细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肿完全吸收时间为(5.9±0.5)d,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7.51±3.1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97.11±3.44.其水平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患者相应评分(11.35±6.93vs.81.59±2.51),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的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起到迅速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杨玲 《北方药学》2014,(9):141-141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穿刺采取血气分析标本的最佳部位。方法:随机选择300例需采集血气标本的新生儿,分别在股动脉、桡动脉穿刺采取血气标本。结果:桡动脉穿刺优于股动脉穿刺。结论:桡动脉穿刺在一次成功率、误入静脉率、血肿形成方面优于股动脉穿刺。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头颅定位仪联合CTA和神经导航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前瞻性收集出血量25~40 ml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123例,均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按照术前穿刺定位方法分为精准定位组(60例)和传统定位组(63例)。精准定位组采用头颅定位仪联合头部CTA和神经导航进行定位,传统定位组根据术前头部CT进行定位。结果 精准定位组穿刺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传统定位组(90.5%,57/63;P<0.05)。精准定位组血肿清除率(87.3%;95%CI 85.4%~90.4%)与传统定位组(83.7%;95%CI 81.8%~85.7%)无统计学差异(P>0.05)。精准定位组术后24 h病死率(0%)与传统定位组(4.8%,3/63)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精准定位组GCS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定位组(P<0.05),术后1周、1个月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传统定位组(P<0.05)。结论 对于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相对于传统CT定位,头颅定位仪联合CT血管成像和神经导航定位的准确性更高,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99.
<正>药物所致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病程较长,如未及时停用致敏药物,患者常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2014年3月我科收治了1例重型剥脱性皮炎患者,经过10余天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患者的皮炎已有所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75岁,农民。以"发热伴胸闷气短3  相似文献   
1000.
毛文艳  姜虎飞  鲁媛媛 《北京医学》2021,43(10):1026-1028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中分别采用正中入路穿刺与旁正中入路穿刺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采用CSEA接受髋部手术的60例高龄患者,根据入路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正中入路穿刺法)与观察组(30例,旁正中入路穿刺法),观察患者手术情况、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腰背疼痛状况等.结果 观察组硬膜外重复穿刺、脊麻成功置管失败、感觉异常以及置管出血比例依次为6.7%、93.3%、3.3%、6.7%、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35.58±10.41) min、术中出血量(486.12±11.05)ml、术后引流量(92.03±10.84)ml,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腰背疼痛发生率为13.3%、疼痛持续时间为(2.10±0.25)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中入路穿刺法相比,旁正中入路穿刺法应用于高龄患者髋部手术CSEA中,可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腰背穿刺部位的疼痛发生率,获得了更显著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