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2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3000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1032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14篇
  8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口腔医学》2017,(7):607-611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的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病例共30例,植入种植体共81颗。按照自体块状骨的供区来源分为颌骨组(16例34颗)和髂骨组(14例47颗)两组,通过临床随访及影像学检查,分别计算并比较其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30例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GBR后骨增量明显且愈合良好,术后均无明显供区并发症。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经平均7.8个月(4~18个月)骨结合期后,除1例种植体因松动拔除,其余29例均完成永久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平均随访期为26个月(9~68个月),植入的81颗种植体在随访期内存留率为98.76%。其中颌骨组升支取骨失败1颗,种植体存留率为97.06%;髂骨组失败0颗,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其种植体存留率,较骨量正常情况下的种植修复无明显差异。颌骨与髂骨两种供区的块状自体骨,其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均可取得理想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但颌骨内取骨因避免了第二术区、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小等优点,临床上应予以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52.
《口腔医学》2017,(11):1041-1044
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长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持续性高血糖会危害机体各个组织,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口腔组织会受到高血糖所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大多数临床研究表明,即便是在中度不受控的糖尿病患者中,牙种植失败率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差异也并不显著。如果能够实施正确的治疗方案、术前及术后合理使用预防性药物并进行充分的术后维护,受控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与非患病人群拥有同样高的牙种植成功率。该文通过回顾近期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研究资料,对糖尿病患者的牙种植治疗做一综述,同时基于改善骨整合的理论及实验研究结果,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牙种植治疗成功率的措施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在上颌后牙区缺失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2011年共完成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病例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20~70岁,术前CT示:牙槽嵴至上颌窦底距离5~7 mm,行上颌窦提升术后共植入26枚种植体,采用骨粉作为填充材料,术后随访0.5~3年。结果:上颌窦提升3~5 mm,平均提升3.5 mm,术后未出现上颌窦炎症,无种植体松动脱落,X线检查,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术后6个月完成义齿修复。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创伤小,严格掌握适应症可降低上颌窦黏膜穿破风险。  相似文献   
54.
目的荧光标记法观察比较4种表面处理方式种植体周围骨矿化沉积率的差异。方法微创拔除4只Beagle犬双侧下颌4颗前磨牙,待拔牙创愈合3个月后,植入奥齿泰种植体40颗,其中机械形态表面(ma-chined morphology,MM)组4颗,喷砂加酸蚀(sand blasted with alumina and acid etched,SA)组、可吸收性研磨介质(resorbable blasting media,RBM)组和生物化学喷砂酸蚀组(biochemistry sand blasted with alumina and acid etched,Bio-SA)组各12颗,愈合3个月,处死前13、14 d和3、4 d分别注射盐酸四环素和钙黄绿素,制取标本并置于70%酒精固定,采用塑料包埋技术制作骨磨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测量骨矿化沉积率。结果螺纹间及远离螺纹区域新骨矿化沉积率在4组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比较每组种植体螺纹间及远离区域骨矿化沉积率的差异性,RBM组及SA组组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组和Bio-SA组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塑料包埋技术,通过荧光标记法能成功观察到新骨矿化沉积的情况;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4种不同粗糙程度的种植体螺纹间及远离螺纹区域骨矿化沉积率没有差异性,而经机械形态表面处理的种植体和生物化学喷砂酸蚀处理的种植体,螺纹间骨矿化沉积比远离螺纹区域快。  相似文献   
55.
背景:咬合力过载是种植体并发症生物力学的首要原因,包括种植体和(或)修复体折裂和(或)松动。它可破坏种植体和骨的结合.导致种植体周骨丧失甚至种植失败。目的:本文目的在于识别和评估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种植牙咬合力过载。也探讨了如何处理咬合力过载.防止种植体周骨边缘吸收。材料和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搜索最新研究的电子文献.检测咬合力过载和种植体周骨丧失的关系。英文版的临床病例研究需至少10颗种植体。结果:检索出7篇文献。发现咬合力过载是种植体周骨边缘吸收的促进因素。结论:防止咬合力过载需要综合检查,确定治疗计划,精确的手术和修复操作,常规维护。如果发生了咬合力过载.进行种植并发症的生物力学处理.防止/治疗种植体周骨丧失需包括手术和修复体调整.如咬合治疗、修补或更换有缺陷的修复部件,手术处理骨凹陷。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与自攻钛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牙正畸患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每组27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用微种植体支抗系统与自攻钛种植体支抗系统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牙齿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X线片测量软硬组织指标也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攻钛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中对牙齿的损伤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种植义齿修复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种植义齿方案治疗30例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术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基牙的松动性和舒适性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义齿支架强度较好(0分)比例为93.34%(28/30);基牙松动评分0-3分所占比例分别为83.34% (25/30)、10.00%(3/30)、3.33%(1/30)、3.33%(1/30);86.67%(26/30)的患者佩戴义齿后未感到不适.种植义齿后有2例(6.67%)患者种植体有松动,有1例(3.33%)牙周状态变差,2例(6.67%)咀嚼功能变差.结论:种植义齿修复治疗Kennedy Ⅱ类牙列缺损具有疗效好、方便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任利秀 《中国卫生产业》2013,(30):153-153,155
影响种植体成功与否的关键是重要的还是种植体表面性质,主要是因为种植体表面不同可以影响到种植体的受力分布.本文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螺纹组合、在不同的加载方式等实验条件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发现颈部采用细螺纹,下部采用宽螺纹的复合式螺纹设计,要优于单一的均匀螺纹设计;种植体最大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皮质区,而在加载方式为30.的情况下,颈部应力可增大5~15倍.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植入微种植体支抗青少年患者依从性低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8—2009年门诊日志记载的180例进行微种植体支抗手术的青少年患者依从性低的原因。并对2010—2011年选取的同样需要进行微种植体支抗手术的180例青少年患者针对发病原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2008—2009年180例青少年患者中依从性低者共108例,占总数的60.0%,而2010—2011年针对青少年依从性低的原因采取综合行为法进行护理干预后,180例患者中仅有15例依从性低,占总数的8.3%,其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根据青少年患者依从性低的原因;结合相应的综合行为法进行护理干预,减少了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青少年患者术前、术中焦虑、恐惧等现象,提高了微种植体支抗青少年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