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19篇
  免费   3942篇
  国内免费   1013篇
耳鼻咽喉   247篇
儿科学   564篇
妇产科学   408篇
基础医学   2454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29676篇
内科学   5271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1683篇
特种医学   12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989篇
综合类   38174篇
预防医学   24686篇
眼科学   161篇
药学   20714篇
  324篇
中国医学   7710篇
肿瘤学   731篇
  2024年   685篇
  2023年   3091篇
  2022年   2523篇
  2021年   3508篇
  2020年   4188篇
  2019年   4427篇
  2018年   1964篇
  2017年   5201篇
  2016年   5540篇
  2015年   6320篇
  2014年   12686篇
  2013年   11117篇
  2012年   12254篇
  2011年   11606篇
  2010年   9908篇
  2009年   8261篇
  2008年   8067篇
  2007年   6246篇
  2006年   4683篇
  2005年   4374篇
  2004年   3233篇
  2003年   2384篇
  2002年   1652篇
  2001年   1220篇
  2000年   798篇
  1999年   550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高危孤独症谱系障碍(HR-ASD)幼儿的局限兴趣眼动特征及行为指标间相关性,为ASD的亚型分类早期识别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符合入组标准的年龄相匹配的ASD幼儿39例、HR-ASD幼儿49例及正常发育幼儿44例,采用SMI RED250便携式眼动仪、孤独症观察量表(ADOS)及盖塞尔发育量表(GDS)对患儿进行测试,比较三组幼儿关注兴趣物的眼动特征与行为指标的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ASD幼儿与HR-ASD组幼儿首次注视的兴趣物分别为轮船、台灯,注视轨迹均无规律性,正常发育幼儿首次注视物为气球,注视物轨迹有规律;ASD组与HR-ASD幼儿组的兴趣物倾向相似,且较正常幼儿对各种玩具车、转椅等异常注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01、89.32,P<0.01)。2)ASD组与HR-ASD组幼儿较正常发育幼儿的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力水平均差(F=47.05、23.70、32.30、50.19,P<0.01),但ASD幼儿与HR-ASD组幼儿一般行为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SD幼儿、HR-ASD幼儿对动车的眼动注视时间与语言能力均呈负相关(r=-0.22,-0.43,P<0.05);正常幼儿的语言能力与其对动车及转椅的注视均呈负相关(r=-0.17,r=-0.17,P<0.05),对蛋糕的眼动注视时间与个人-社交能力呈正相关(r=0.43,P<0.01)。结论 早期识别高危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局限兴趣,对ASD的早期亚型分类及早期辅助诊断与干预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持之以恒推进卫生健康工作,奋力实现广东卫生健康事业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东省率先在湖北以外省份发现病例、率先报告疫情聚集性、率先发现人传人、率先发现社区传播、率先开展核酸大筛查等10余项“全国率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等年度重点工作高标准完成。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海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计划”)某试点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实施“计划”的重点监测县抽取中小学生进行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检测及问卷调查。多组均值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贫血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2014—2017年共抽取学生2 590人,各年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138.1±12.0)、(136.4±13.4)、(138.1±12.4)、(138.1±15.4)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来各年贫血率分别为5.4%、5.4%、4.5%、6.7%,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5年初中生贫血率高于小学生(P<0.05),其余年度小学、初中生间,男、女生间贫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OR=6.947)和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缺乏学生(OR=2.030)发生贫血的风险更高。结论 该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改善不明显,少数民族和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缺乏学生是需改善贫血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94.
陈镇坤 《智慧健康》2022,(24):141-145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THA患者86例。收集老年患者的基础资料后,统计分析86例老年THA患者术后并发下肢DVT情况;分析THA患者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以线性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THA患者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的多因素。结果调查发现86例老年患者中,THA术后并发下肢DVT25例,发生率为29.07%。老年THA患者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单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伴心血管病症、术后卧床时间>4d、麻醉方式、近3年患有血栓、护理方式、术后2d D-二聚体(D-D)水平及甘油三酯(TG)水平(P<0.05);糖尿病、伴心血管病症、术后卧床时间>4d、近3年患有血栓及术后2d D-D水平为老年THA患者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0.05),而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是老年THA患者并发下肢DVT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经研究发现糖尿病、伴心血管病症、术后卧床时间>4d、近3年患有血栓及D-二聚体(D-D)水平为老年THA患者并发下肢DVT的独立危险性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老年THA患者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5.
崔海珍 《智慧健康》2022,(24):58-62
目的研究密闭式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方法现共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33例/组。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比较两种不同吸痰方式对患者肺换气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吸痰前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吸痰后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均小于吸痰前,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_(2)、呼吸频率均降低,PaO_(2)均升高,观察组较PaCO_(2)、呼吸频率、PaO_(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胀气、相关性肺炎、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吸痰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模式对患者肺换气功能产生的影响小,安全性高,同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提升总体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应用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方法 调查2018年9月—2020年8月某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2019年9月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综合干预措施包括签订责任书、工作质量考核与反馈、知识培训、信息系统控制等,比较干预前(2018年9月—2019年8月)与干预后(2019年9月—2020年8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标本、无菌性标本、呼吸道标本及血培养标本送检情况。结果 共调查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40 335例,干预前21 441例,干预后18 894例。干预后抗菌药物、限制级抗菌药物、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分别为65.20%、67.36%、99.02%,高于干预前的63.64%、64.68%、9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菌性标本送检率由干预前的13.81%提高至干预后的15.85%,呼吸道标本送检率由干预前的37.63%下降至干预后的35.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无菌性标本占比由干预前的30.43%提高至干预后的34.84%,呼吸道标本占比由干预前的45.74%下降至干预后的40.09%。两套及以上血培养标本占比由干预前的18.63%上升至干预后的21.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可同时提高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与送检质量。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 LVEDD、 LVPWd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状态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寻求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新方法,探讨吸入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抗胆碱能受体支气管扩张剂溴化异丙托品(异丙托品)对大鼠COPD模型干预的影响。方法: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200μg/次)及熏香烟4周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模型组),药物干预组于制作模型后第8天起分别吸入布地奈德及异丙托品溶液。观察支气管病理学改变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与分类,检测有关呼吸功能指标。结果:模型组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气管壁厚度及腺体厚度/气管壁厚度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静息分钟通气量(VE)、呼气峰流速(PEF)和“0.3s用力呼气容积”(“FEV0.3”)则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布地奈德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显著降低,单核-巨噬细胞所占构成比显著升高(P<0.05),异丙托品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两次气管内注入适量LPS和反复熏香烟的方法,可成功制备大鼠COPD模型,其病理及病生理改变与人类COPD类似,为人类COPD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工具。皮质激素对大鼠COPD模型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