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采用光密度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对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结果表明在亚抑菌浓度时,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对大肠埃希氏菌的PAE很短甚至为负值,氨基糖甙类和磷霉素的PAE较短,碳青霉烯和氟喹诺酮类PAE很明显,随浓度的增加,PAE显延长;在4倍MIC时.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PAE有一定延长,磷霉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及氟睦诺酮类PAE显延长,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在4倍MIC时PAE可达4.5h左右。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对大肠埃希氏菌PAE较短.呈部分浓度依赖性;磷霉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及氟喹诺酮类PAE很明显,且显示出显的浓度依赖性,各类药物PAE的不同可能与其产生机制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3种方案治疗志贺氏菌痢疾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 1 35例志贺氏菌痢疾患者分为 3组 ,各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L1 组给予氧氟沙星注射液 ,L2 组在L1 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霉素 ;L3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注射液。运用药物经济学进行成本 -效果分析。结果 从有效率和治愈率来看 ,L3成本效果比最小 ,与L1 ,L2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L2 组的成本 -效果比略高于L1 组 (P <0 .0 5) ,而L2 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L1 组 (P <0 .0 5)。结论 L3组为最佳治疗方案 ,治愈率高 ,不良反应也少 ,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对于头孢类过敏者 ,使用氧氟沙星时合用磷霉素可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一些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毒副作用 ,其中过敏性休克是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主现表现有 :心慌、胸闷、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若救治不及时 ,就会危及病人生命。为引起临床用药注意 ,现列举一些在临床用药中发生的过敏性休克病例。1 磷霉素1例 30岁女性 ,因头痛、鼻塞、咽喉肿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入院 ,将磷霉素 1 5g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静滴 ,80分钟时病人颜面部、双上肢出现成片的丘疹并伴高度水肿 ,心慌 ,胸闷 ,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立即停药 ,给予吸氧及药物抢救 ,2 0分钟后症状减轻[1] 。2 头孢唑肟钠1例 2 …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0岁,因发热,咽喉疼痛用青霉素,病毒唑治疗效果差,改用磷霉素12g(东北制药总厂,批号200310401,每支4.0g) 5%GS250ml 病毒唑0.5ivgtt,滴速60滴/分,输注45分钟后,病人渐出现口干、心悸,病状轻微,立即调整滴速30滴/分,患者症状未见好转,逐渐加重,并出现全身不自主颤动,测T36.7℃,P80次/分,BP130/80mmHg,患者口腔干燥致说话困难,考虑磷霉素所致过敏反应可能,给予氟美松5mg静脉推注,患者坚持输液,2.5h后输液完毕,  相似文献   
15.
磷霉素与替考拉宁对90株革兰阳性球菌的联合药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磷霉素与替考拉宁对90株革兰阳性(G )球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 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9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联合药敏,计算FIC指数并判定联合效应;FIC≤0.5为协同作用,0.52为拮抗作用. 结果磷霉素与替考拉宁联合应用后,其MIC50显著降低;FIC指数分布:FIC≤0.5占60.00%~93.30%;0.52为0. 结论磷霉素与替考拉宁联合用药后,对革兰阳性球菌基本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并以协同作用为主,无关作用较少,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2013年1月-2017年12月血及脑脊液培养确诊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共收集血及脑脊液培养阳性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59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35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13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 cloacae, CREC)4株;CRKP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为100.00%;对磷霉素敏感率较高,为96.30%;但CRKP对头孢菌素类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低;13例占23.64%患儿选用美罗培南和磷霉素联合治疗,9例占16.36%患儿选用美罗培南和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治疗,6例占10.91%患儿使用美罗培南治疗,治愈率达到80.00%。结论美罗培南联合磷霉素可用于血培养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新生儿的治疗,临床医生应结合实验室药敏结果、临床疗效及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延缓耐碳青霉烯类细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中南药学》2017,(10):1484-1487
目的回顾性分析磷霉素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重症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确诊CRKP感染并接受临床药师建议采用磷霉素联合依替米星治疗的病例,回顾性分析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病例16例,临床有效率为62.5%,细菌清除率为68.75%,未发生与磷霉素及依替米星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磷霉素联合依替米星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疗效的同时大大节省了医疗费用,为临床CRKP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磷霉素(FOS)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以及与左氧氟沙星(LFX)的联合杀菌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构建体外生物膜模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FOS及LFX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连续稀释法测定生物膜内活菌计数,结晶紫染色法半定量生物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生物膜经抗生素作用24 h后,生物膜半定量显示,FOS组及FOS+LFX组吸光度值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FX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组及LFX组的生物膜内活菌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S+LFX组第4,8,24 h膜内活菌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FOS能破坏鲍曼不动杆菌已形成的生物膜,并可增强LFX对生物膜内鲍曼不动杆菌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霉素(FOS)与4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临床分离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XDRAB)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XDRAB 50株,采用微量肉汤法和棋盘法测定FOS与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4种常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用扫描电镜对比观察药物单用和联用时细菌形态变化。结果 4种抗菌药物与FOS联合使用在体外对XDRAB抗菌活性较单用增强,FOS联用美罗培南FIC值显示协同与相加作用分别占32%和46%;FOS联用左氧氟沙星(LVX)占58%和26%;FOS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CFS)占32%和54%;FOS联用阿米卡星(AMK)则占44%和38%;FIC值显示FOS与4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协同与相加作用约占80%;扫描电镜观察到1/4MIC浓度的FOS单用时,细菌肿胀变形,而与其他4种抗菌药物1/4MIC联用时,细菌变形坏死。结论联合使用FOS能增强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4种抗菌药物对XDRAB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