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25篇
  免费   1095篇
  国内免费   588篇
耳鼻咽喉   275篇
儿科学   305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404篇
口腔科学   297篇
临床医学   6784篇
内科学   1768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2233篇
特种医学   19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431篇
综合类   11241篇
预防医学   1327篇
眼科学   216篇
药学   3911篇
  33篇
中国医学   1055篇
肿瘤学   635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592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576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622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867篇
  2014年   1608篇
  2013年   1652篇
  2012年   2146篇
  2011年   2292篇
  2010年   2170篇
  2009年   2086篇
  2008年   2120篇
  2007年   2191篇
  2006年   1858篇
  2005年   2046篇
  2004年   1693篇
  2003年   1609篇
  2002年   1414篇
  2001年   1273篇
  2000年   882篇
  1999年   759篇
  1998年   678篇
  1997年   647篇
  1996年   548篇
  1995年   453篇
  1994年   372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31.
我们于2004年6月-2005年4月对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进行了有效观察及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患者女 ,5 3岁。餐后寒颤、高热 3d住院。有间断发作性畏寒高热 8年 ,初起每年 1次 ,以后 3~ 4年每年 2~ 3次 ,每次发热历时 3至 4周。多发生于中餐后 1~ 2h ,3~ 4h后热退至正常 ,无其他不适及异常表现。抗生素、退热药对之无明显作用。饮食正常。 10年前有胆囊手术史。体检 :神清 ,体温 39.4℃ ,脉博 116次 /min ,急性病容 ,无贫血貌 ,全身皮肤、巩膜未见黄染 ,腹平软 ,肝、脾未扪及 ,右腹直肌旁有手术疤痕长 8cm ,愈合良好 ,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抗双链DNA抗体均正常 ,胸片、肝胆脾胰及双肾超声…  相似文献   
33.
胆内瘘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内瘘指肝外胆管系统与其他空腔脏器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 ,临床少见 ,且术前确诊率较低。我们自 1986年以来共收治 16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2 3~ 76岁 ,平均 43岁。病因为胆囊结石 8例 ,单纯胆囊炎 1例 ,胆总管结石 3例 ,胃窦癌 1例 ,巨大胃窦部溃疡 1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例。临床表现主要是胆系感染引起的发热、腹痛等 ,常间断发作 ,多与饮食有关。严重时因胆道梗阻可出现黄疸 ,甚至重症胆管炎。根据病因的不同 ,可有不同的慢性病史 ,如溃疡、肿瘤等。经上消化道造影确诊 5例…  相似文献   
34.
胆囊内瘘是胆囊结石病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并发症,其病情复杂,手术并发症率较一般的胆囊结石病患者高。我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胆囊内瘘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性,36岁。车祸致颅脑外伤1年后自觉右眼胀痛,视力进行性下降,眼球突出,视物呈双影就诊。查体:视力:0.1(OD),眼压:71mmHg。眼睑位置及色泽正常,眼球突出,无偏斜及震颤。结膜呈暗紫色淤血,角膜透明、光滑。瞳孔扩大约7mm,直、间接对光反射消失。视盘发白,C/D=0.9,网膜可见大量点片状及火焰状出血斑,视网膜血管变细,部分血管闭塞并有白鞘,管壁反光度较弱,黄斑部可见出血斑,中心凹反光不见。触诊眼球有明显搏动感,  相似文献   
36.
2002年2月-2005年8月,我院采用浅静脉移植桥接、动静脉转流或动脉移植等方法对多指多段压砸性离断进行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王洪华  杨国宝  邱金中  蔡浩 《江西医药》2006,41(10):747-748
目的总结术后胰瘘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年诊治的10例胰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0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和建立有效的腹腔引流是治疗术后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全面认识与正确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对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认识不断深入,临床上对DAVF的正确诊断率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学者们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血管构筑有了较深入的认识。随着介入栓塞材料的发展,介入栓塞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其他治疗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对该病的真正病因、发病机制和瘘口位置的认识尚不充分,目前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尚不完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式的选择仍不统一,需要脑血管疾病研究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9.
大鼠静脉窦高压致硬膜血管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静脉窦高压后硬膜血管变化及其静脉窦高压在硬脑膜动静脉瘘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体重200~250g的SD雄性大鼠110只,随机分为静脉窦高压组(85只)和假手术组(25只),将静脉窦高压组85只大鼠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1/3,并吻合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制成静脉窦高压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单纯解剖相应的颈部血管和硬脑膜窦,但不行吻合或闭塞。术后90d,随机取7只静脉窦高压组大鼠和5只假手术组大鼠,行硬脑膜血管明胶墨汁灌注,观察硬膜血管的状况。结果术后90d静脉窦高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硬膜血管数分别为(10.7±1.5)条/mm,(10.3±0.6)条/mm,差异无显著性。在静脉窦高压组中1只大鼠有硬脑膜动静脉瘘,其形态和结构与生理性动静脉短路类似。结论大鼠静脉窦高压一段时间后,颅内硬膜血管无明显增生。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形成很可能是由动静脉间的短路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40.
近期的研究显示,对于T1-2N0的局限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后的10年特异性生存率为90%。因此,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前列腺癌的局部治疗中,永久性近距离放疗(BT)和外放疗(EBRT)以及两者联合应用是常用的治疗选择。研究数据显示,有近18.4%的低危前列腺癌患者选择BT,6.8%的患者选择EBRT治疗。推测2006年美国有近半数前列腺癌患者会选择放疗。BT治疗后尿瘘发生率约为0.3%-3.0%,EBRT治疗后尿瘘发生率为0-0.6%。但尿瘘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作者对盆腔放疗后尿瘘患者进行总结,对发生尿瘘的危险因素以及顽固性尿瘘的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