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38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30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到了寒冷冬季,很多人会出现手指冰冷发白发紫的现象。大多数人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也有些人因寒冷诱发的指端苍白、青紫而后潮红,可能是一种风湿免疫疾病—硬皮病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42.
陈丽  刘莎 《中国美容医学》2014,(15):1299-1300
<正>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组织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女性多见,男女患病率之比约1:3[1]。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前者局限于皮肤,后者常可侵及肺、心、肾、胃肠等器官,病程呈慢性经过。刀砍状硬皮病是一种特殊的局限性硬皮病,发生于额部和头皮处,表现为单侧皮肤、皮下组织和颅骨的萎缩,呈刀劈状,可伴脱发[2]。刀砍状硬皮病随患者的生长发育,凹陷程度加重,影响美观,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利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总结系统性硬皮病透析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予患者积极原发病治疗、建立半永久性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同时积极解决患者血管通路问题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住院及门诊透析期间,皮肤硬化缓解,未出现破溃感染,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未出现感染及导管功能不良。结论针对系统性硬皮病透析患者建立最合适的血管通路,加强血管通路的维护、透析过程中的护理及皮肤护理,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39-1740
目的:探究系统性硬皮病的皮肤表现,并进一步对皮损发生率、系统累及与性别比例以及对自身抗体相关性的探讨。方法:收集系统性硬皮病135例患者病例的资料,详细观察并按照系统性硬皮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进行统计。结果:135例患者中男24例,女111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5岁,患者平均年龄(49.85±14.78)岁,病程1月至30年,平均(5.32±8.8)年,其弥漫型57例,占42.2%;局限型65例,占48.1%;重叠发生8例,占5.9%;未分化结缔组织病3例,占2.2%;sine型1例,占0.7%。135例的患者中,其中皮肤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皮肤硬化85.7%、皮肤肿胀65.9%、皮肤干燥55.6%、口唇变薄54.8%、皮肤异色症53.3%、毛细血管扩张48.9%、舌系带挛缩45.9%、口周放射性条纹45.9%、面具脸40.7%、甲小皮增生38.5%、张口困难35.6%、齿龈退缩34.8%、指尖凹陷25.2%、甲皱出血点23.7%、爪型手19.3%、指腹瘪缩19.1%、指末节缩短19.1%、指尖溃疡15.6%。结论:系统性硬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雷诺现象,系统性硬皮病病率女性比男性高。女性的毛细血管扩张、口唇变薄、口周放射性条纹发生率对比男性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张口困难、面具脸、皮肤肿胀或硬化、皮肤异色症、口周放射性条纹有助于Dcssc患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5.
患者,男,61岁。前胸部皮肤慢性、进行性暗褐色色素沉着,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纤维样变6个月。之前患者已确诊为肺癌(腺癌)脑转移(图1),分型及分期为cT2aN3M1,stageIV。皮损主要局限在颈前及前胸部,形状不规则,质略硬,皮温不高,无结节、渗出等(图2)。皮损组织活检显示:真皮弥  相似文献   
46.
《健康博览》2001,(3):45-45
硬皮病被形容是“把人变成石头的病”,更由于其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使人们对这种病充满了神秘感,硬度病患者更感到恐惧、紧张,事实上硬皮病虽然难治,但并非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47.
限局性硬皮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它是以血管狭窄、缺血缺氧、局限性结缔组织纤维化或硬化为特点的疾病.目前病因不明,过去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遗传因素和持久性的慢性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而造成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国外研究发现限局性硬皮病与维生素B6缺乏引起色氨酸代谢途径紊乱有关[1].为进一步探讨维生素B6与限局性硬皮病的关系,我们从1990年始用维生素B6和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38例限局性硬皮病患者,并检测了治疗前后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硬皮病从络病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刚  陆春玲 《新中医》2007,39(3):7-9
从中医络病理论探讨硬皮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认为从络病论治硬皮病是中医药治疗这一难治性疾病取得疗效突破的切入点。根据硬皮病的发病特点、病位、传变规律、临床症状及疾病的特点等,认为络脉病变贯穿于硬皮病发生发展始终,并从络病学说和硬皮病的现代研究出发,揭示了二者间存在密切联系;并分5个证型从络病论治硬皮病。  相似文献   
49.
系统性硬化症7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又称硬皮病,是一种以小动脉或微血管及广泛结缔组织硬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累及皮肤、肌肉、关节及内脏,特别是肺、消化系统、心脏、肾等组织,病因不明。临床主要分为肢端型和弥漫型两种类型。本文通过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介绍了运用刘寄奴治疗局限性硬皮病的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