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2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临床医学   395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169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2333篇
药学   483篇
  15篇
中国医学   22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91.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确诊时各指标间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考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normalpressureglaucoma ,NPG)患者确诊时的临床表现 ,探讨各指标间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0 5例NPG患者 ,分析眼压曲线的平均状态、波动幅度和双眼对称性 ,观察视野和眼底C/D垂直径比值、盘沿缩窄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改变。结果 眼压曲线双眼对称 ,总体波动水平位于 16mmHg上下 ,最高值在 10AM ,最低值在 10PM ,但10PM最低值高于年龄可比的正常人群的平均眼压 (P <0 0 1)。单值眼压分布位于 10~ 2 1mmHg ,峰值与谷值相差约 4mmHg。视野在 5 5例患者为单眼损害 ,在 14 9眼的视野损害中 ,绝大多数损害形态和部位与眼压升高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hp -POAG)相符合 ,但旁中心损害侵入中心固视区者约占 2 2 % ,而在轻度损害中约占 1/3。眼底C/D值右眼为 0 77± 0 15 ,左眼为 0 71± 0 16,二者均大于一般群体上限和早期hp -POAG患者的C/D值 (P <0 0 1) ,但在不同程度损害的视野中差异不显著 (P >0 10 ) ,盘沿缩窄和RNFL缺损的发生率分别为 5 0 %以上和 60 %以上 ,二者差异不显著 (P>0 0 5 )。结论 NPG患者的眼压在绝对值、波动幅度和双眼对称性上均与正常眼压各指标相一致 ,对诊断无定性价值。确诊时眼底C/D值大于早期hp -POAG的C/D值 ,盘沿缩窄和RNFL缺损的  相似文献   
92.
伴虹膜异色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探讨伴有虹膜异色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方法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3 9例 41只眼 ,男 2 5例 ,女 14例 ;年龄 2 8~ 5 4岁 (3 8 3± 10 3 3岁 )。观察眼压、KP、前房、虹膜、眼底及视野等。发作期每 3~ 7天复查一次 ,间歇期 3~ 6月复查一次。随诊时间 5月~ 10年。结果  3 9例 41眼青睫综合征患者中 ,2例系双眼患病 ;7例 7只眼先后出现青光眼视杯扩大及视野缺损 ,其中 5例伴轻度虹膜异色 ,1例伴有高度近视 ,另有 1例未见其它异常。 5例伴虹膜异色的患者除视杯扩大和视野缺损外 ,其中 1例后期眼压持续升高 ,并最终失明。结论 青睫综合征为一病因不明的复杂的眼部综合征 ,其过程及转归并非完全“良性” ,特别是同时伴有虹膜异色等其它眼部异常者。  相似文献   
93.
甲状腺相关眼病合并眼压升高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m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合并眼压升高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4年~2001年间收治的339例(597眼)TAO患者中106例(188眼)眼压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TAO患者眼压升高的发生率为31.3%,男性略高于女性。眼压升高的发生与TAO患者眼肌肥大对眼球壁的压迫、眶内结缔组织增生及眼肌肥大和水肿致眶压增高、以及TAO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与TAO病程无明显关系。甲强龙冲击和开眶减压手术控制TAO病情和眶压后,绝大部分患者眼压可以控制。结论 TAO眼压升高有其独自的临床特点,应与原发性青光眼鉴别。积极有效的TAO治疗措施可使绝大部分患者的眼压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球后阻滞麻醉后使用袖带压迫降压法对间接眶压和眼压的影响。方法 将40例40只白内障手术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球后阻滞麻醉后使用袖带加压4.0kPa(30mmHg),持续10分钟;另一组则不使用任何降压法。分别测量麻醉前、麻醉后即刻、麻醉后10、15、20和30分钟的间接眶压和眼压值,做对比分析。结果 球后阻滞麻醉后两组术眼的间接眶压和眼压均较麻醉前升高,采用袖带压迫降压法后间接眶压和眼压均显著降低,其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结论 在球后阻滞麻醉后采用袖带压迫降压法可以降低间接眶压及眼压的升高幅度并减少其持续时间,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HRF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normaltensionglaucoma ,NTG )患者眼底血流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海德堡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分析仪 (heidelbergretinaflowmeter ,HRF)检测了NTG患者 ( 18例 3 6眼 )的视盘筛板及视盘旁颞侧、鼻侧视网膜血流参数。Octopus 10 1视野计检测 3 0°中心视野。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与正常人眼底血流参数比较 ,NTG患者筛板及颞侧视盘旁视网膜血流量、血流速、红细胞移动速率 ,鼻侧视盘旁视网膜血流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 ;NTG患者颞侧视盘旁视网膜血流速、红细胞移动速率较鼻侧明显降低(P <0 0 1)。NTG患者筛板血流量与眼压呈正相关 (P <0 0 1) ;颞侧视盘旁视网膜血流量与眼压及屈光度呈正相关 (P <0 0 5 ) ;筛板血流速、红细胞移动速率与屈光度呈正相关 (P <0 0 5 )。鼻侧视盘旁视网膜血流量、颞侧及鼻侧视盘旁视网膜血流速、红细胞移动速率与屈光度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NTG患者眼底血流量较正常人低 ,支持微循环障碍 (血管学说 )在NTG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屈光度是影响NTG患者眼底血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速为坦)降眼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试验组入选24例(24只眼)滴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照组入选23例(23只眼)滴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适利达),均为每日1次,共观察4周。观察的指标包括眼压、视力、血压、脉搏、眼部症状和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试验组平均日间眼压从(2483±297)mmHg(1mmHg=0133kPa)降至(1613±292)mmHg,最大下降幅度为352%;对照组从(2396±362)mmHg降至(1614±297)mmHg,最大下降幅度为326%。2用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结膜充血均有明显增加,试验组的眼痒明显重于对照组,但都不妨碍继续用药。未发现其他眼部改变和全身副作用。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控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眼压是有效和安全的,可望成为理想的一线抗青光眼药物。  相似文献   
97.
丝裂霉素C与青光眼滤过泡并发症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与青光眼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31例36只眼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了MMC而导致的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的患眼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滤过泡形态、眼压、视力的改变和黄斑水肿的发生及与术中MMC的浓度、放置时间、放置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31例36只眼中发生滤过泡渗漏11只眼、滤过泡感染1只眼、巨大薄壁滤过泡7只眼、单纯薄壁滤过泡7只眼、低眼压合并黄斑囊样水肿10眼;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平均(1724±2000)m;平均视力下降2行以上;并发症的发生与MMC放置的位置显著相关,与时间呈正相关,与浓度无关;眼压下降与MMC浓度呈负相关。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并发症的发生与MMC的应用密切相关,结膜瓣下与巩膜瓣下同时放置、放置时间长者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高浓度者容易造成低眼压。  相似文献   
98.
患者 ,男 ,2 8岁。因双眼视物模糊、头痛 3天来诊。眼部检查 :视力 :右眼 0 .5 ,左眼 0 .6。双眼外部检查未见异常 ,眼底检查未见异常。为检查眼压 ,双眼滴 1%地卡因 2次 ,约 3分钟后 ,患者突感全身燥热 ,颈与双前臂皮肤刺痒 ,面色潮红 ,呼吸平稳 ,体格检查 :脉搏 70次 /分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12 0 /70 m m Hg,心肺听诊无异常 ,颈与双前臂皮肤潮红 ,并有多个 8mm× 6 m m直径的荨麻疹 ,其周围散在小丘疹、刺痒 ,给予 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 ml静脉滴注 ,5 0 %葡萄糖60 m l加维生素 C10 0 0 mg静脉推注 ,约 30分钟后 ,全身燥热及刺痒缓…  相似文献   
99.
2%美开朗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拥军  江陆军 《安徽医药》2004,8(3):188-188
2%美开朗滴眼液(卡替洛乐滴眼液),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内在拟交感作用,无膜稳定性,其通过抑制房水的产生,使眼压下降,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青光眼术前高眼压,但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方面,报道较少,我们采用2%美开朗治疗26例(28只眼)开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顽固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诊手术2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急诊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达60mmHg应用脱水缩瞳封闭等方法治疗眼压波动在6mmHg者谓之)。方法:对26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中,18眼应用前房穿刺临时降低眼压,10眼巩膜瓣完成后于巩膜瓣下角巩缘切开缓慢入出房水临时降低眼压后皆按常规完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并发症主要为3眼前房出血;术后并发症为4眼前房消失脉络膜脱离。以上并发症经临床药物、脉络膜放液前房注入Henlon等治愈。结果:术后眼压全部恢复至21mmHg以下。术后1周检查眼底,7眼有视网膜片状出血,经治疗3月后出血吸收呈斑块状改变。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无效时,为保护患者有用视力,手术介入是积极有效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通过药物和其它治疗可以治愈,故急诊手术应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