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0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912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1987篇
药学   329篇
  2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采用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49例(53只眼),视风膜复位42只眼(79.2%),其中术后视力增进29只眼(69%),讨论了注气的适应征和影响视网膜复位的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retinalischemiareperfusion ,RIR)视网膜电图 (ERG)的影响。方法应用前房灌注液体升高眼内压的方法 ,建立RIR模型 ,并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组 ,防治组大鼠地塞米松用药从缺血前 6天开始 ,剂量为 1mg/kg ,溶于 1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 ,给药持续 8天 ,对照组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两组缺血 60分钟后分别再灌注 3 0分钟、2 4小时、72小时 ,进行视网膜电图。结果防治组ERG标化b波振幅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地塞米松对RIR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5.
36.
沈念 《广西医学》2003,25(5):706-707
目的:探讨环扎加压术对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进行环扎加压术的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33例33眼。结果:环扎加压术1次手术成功率78.79%,未愈7例中3例再行环扎加压术治愈,总治愈率达87.88%。结论:环扎加压术对于单纯型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实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眼内气体填充是治疗有翻转后瓣的大裂孔网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7.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丽  区显宁  梁勇 《广西医学》2003,25(10):1891-1893
目的:讨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C3F8或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61例(61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冷冻、惰性气体C3F8或硅油眼内充填治疗,术后密切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玻璃体切除联合冷冻、惰性气体C3F8或硅油眼内充填治疗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49例,其中行最后随访时的视网膜复位率80.3%。视网膜复位眼最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有良好的疗效,解除视网膜牵引及合理选择充填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黄挺  陈家祺 《眼科学报》1997,13(4):210-212
目的:本文报道7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病例,并初步探讨其原因及预防。方法:随访60例单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连续病例。复视病例,检查复视类型、眼位、眼球活动度、屈光状态、瞳孔及眼底,并散瞳检查人工晶体位置。结果:本文报告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复视发生率为11.67%。术前存在斜视,双眼融合功能障碍,局麻药物对眼外肌的毒性作用,人工晶体中心偏移,黄斑部病变及晶体后囊不均匀混浊等与术后复视有关。结论:复视是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一个重要的并发症。其治疗往往较困难,根据复视的可能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对减少术后复视有帮助。眼科学报1997;13:210—212。  相似文献   
39.
徐金锁  雷庆 《黑龙江医学》2007,31(2):158-158
眼球内异物是常见的眼外伤,发生率较高.当异物进入眼内,不仅造成眼部的机械性损伤,而且由异物带人的细菌或其化学物质易引起眼内感染及眼内组织损伤,甚至引起眼内炎、交感性眼炎等严重并发症.对视力的影响较大,甚至失明.因此,眼科医生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现将68例眼内异物的并发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0.
被毒蜂螯伤肌表在农村是常见的,但由毒蜂直接螯伤眼角膜并不多见。现将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