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2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42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924篇
内科学   307篇
皮肤病学   41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1746篇
预防医学   910篇
眼科学   140篇
药学   1148篇
  7篇
中国医学   853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有肺部基础疾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7月~2006年7月我院31例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病例均使用过抗生素、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药物。其中抗生素主要为三、四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氟喹诺酮类,用药抗菌谱广、剂量大、疗程长,且多联合用药。肺部真菌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是引起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酵母样真菌感染的菌群临床分布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酵母样真菌的感染类型、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正确的用药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 Expression微生物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396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72.3%),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5.91%),光滑假丝酵母菌(6.82%)。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菌素B、氟康唑、依曲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98.02%,98.43%,77.38%,77.76%。结论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5-氟胞嘧啶、两性菌素B敏感性较高,对氟康唑、依曲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因此,药敏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张亚林  蔡娟娟  魏玲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09-1309
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非条件性真菌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温带地区,我国自1955年首例报道以来有病例报道,现将我院确诊的8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0~40岁4例,54岁2例,70~72岁2例,病程5d至5个月。患者为1998~2006年本院地干病房、呼吸科、消化科、血液内科就诊病人。二、主要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为发热(5/5),其中高热5例、低热3例;其次为咳嗽、咳痰(5/5);胸痛(2/5);呼吸困难(1/5)。主要体征为脾大(5/5)、肝大(1/5)、双肺细湿啰音(3/5)。三、X线胸片表现1形态:3例两下肺呈斑片状改变,3例呈不规则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连续使用不同时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胰腺炎大鼠肠道真菌增殖的变化与肠道真菌易位的关系。方法:100只大鼠分为A组和P组,每组50只,A组为正常大鼠使用抗生素,P组为胰腺炎大鼠使用抗生素,每组按使用抗生素观察时间0、3、6、9、12天,随机分为5亚组,即甲、乙、丙、丁和戊亚组,甲亚纽为使用前对照组,各组用相同剂量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于相应时间内取肠内容物、肠系膜、胰腺、肺组织及血作真菌培养,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1—3-G)水平。结果:A组及P组均用药3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增殖,6天肠道真菌增殖明显,A组用药9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易位:P组用药6天后开始出现肠道真菌易住。在使用相同时间的抗生素时段P组肠道真菌增殖或易位均比A组多。1—3-G水平与肠道真菌增殖及易位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连续长时间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使肠道真菌明显增殖,并与肠外真菌易住有关,胰腺炎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6~9天后预防使用抗真菌药物是合适的,胰腺炎大鼠肠道真菌增殖或易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阴道炎症是妇产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局部或全身性药物治疗,但疗效不理想,尤其是白色念珠菌阴道炎应用抗生素可能使病情难以控制,病情反复发作,难以彻底治愈。我们应用微波治疗阴道炎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黔  王玲  石敏  魏玲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7):626-627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大量应用,由细菌引起的患儿腹泻虽然被控制,但是由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患儿腹泻却日益增多。同时,国内对酵母样真菌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报道也不断增多。为进一步分析昆明地区酵母样真菌致患儿腹泻的相关情况,我们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567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的106株酵母样真菌作回顾性探讨。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5岁。2001年4月因左肾鹿角状结石在外院行左肾盂切开取石术。术后3月拔D—J管后出现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每日排尿10余次,左下腹持续性钝痛。经抗感染治疗、呋喃西林冲洗膀胱,好转,膀胱容量约200ml。此后症状反复发作。2002年5月尿培养发现有念珠菌生长,服用氟康唑与小苏打片,  相似文献   
18.
统计分析91例尿道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结果显示,念珠菌属处于绝对优势,占92.3%。排在前四位的感染真菌分别是白色念珠菌(27.5%)、热带念珠菌(20.9%)、光滑念珠菌(16.5%)以及平滑念珠菌(13.2%)。共检出感染真菌11种。不同年龄组统计显示,尿标本真菌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以60岁以上老年人检出率最高,达40.4%。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致皮肤感染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隐球菌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 ,而皮肤感染经常是全身性感染的局部表现 ,原发性皮肤隐球病较少见。我院于 2 0 0 2年 6月分从 1位患者的皮肤创面分泌物中分离到一株新型隐球菌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5岁 ,右大腿皮肤结节 ,溃疡 ,流脓 8月余 ,于 2 0 0 2年 6月 5日入院。 8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 ,右大腿及腰背部出现孤立性结节 ,约 4~ 5粒。呈淡红色 ,约蚕豆大小座疮结节 ,略高出皮肤、不痛不痒、未曾治疗 ,腰背部结节自行消失 ,无疤痕色素沉着 ,仅留右大腿处 1个 ,约 2× 2cm。结节处发红 ,并有溃疡 ,有波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