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李国铨  刘楠  郑颜萍 《海南医学》2016,(21):3552-3553
目的:了解海南省白塞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白塞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2015年住院确诊的20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为1.5:1;发病年龄25~45岁,平均(33.5±13.8)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2.9±1.9)年;从出现症状到诊断的平均时间为(1.8±1.2)年;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眼部损害是常见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分别为100%、80%、70%、25%;针刺反应阳性率为40%;神经系统损害3例、心脏瓣膜病变1例,消化道损害1例;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结论白塞病临床表现多变,可累及多系统,治疗前均应常规筛查结核,多种药物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停药后容易复发,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重要脏器病变。  相似文献   
3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指颅内静脉窦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继而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以及相应局灶症状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该病病因复杂,而以白塞病为病因,仅表现为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检测白塞病(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B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5例BD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PBMC培养上清IL-10和IFN-γ水平。结果①BD活动组PBMC自分泌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非活动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活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PBMC分泌IFN-γ水平3组(BD活动组、非活动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患者PBMC分泌IL-10水平明显升高,增高程度与病情活动性相关,IFN-γ分泌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PBMC分泌IL-10水平对BD诊断和病情活动性检测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4.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塞病是医学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5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采用1990年国际白塞病研究组提出的标准:①复发性口腔溃疡(1 a内由医生或患者发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或疱疹样溃疡至少3次);②复发性生殖器溃疡(由医生或患者发现溃疡或瘢痕);③眼部病变(a前葡萄膜炎,b后葡萄膜炎(裂隙灯看到玻璃体内细胞),c视网膜血管炎);④皮肤病变(a结节性红斑,b假性毛囊炎,c丘疹脓疱性皮损或痤疮样结节(未用激素的成年患者));⑤针刺反应(医生在24~48 h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3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反复口腔溃疡、外阴溃疡10年,伴有发热、咽痛及关节痛.2006年5月口腔溃疡剧痛,阴囊溃疡较深.予以秋水仙碱0.5 mg(2次/d)口服治疗3 d,出现腹痛、恶心、频繁呕吐、鲜红色血便;结肠镜检查显示回盲部远端结肠片状充血、出血.  相似文献   
36.
白塞病中医辨证思路之吾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白塞病中医辨证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就是辨病、辨症(症状)、辨证(证型)相结合;辨症而辨证是白塞病辨证论治的关键核心;四诊合参可以准确把握病情,正确辨证施治,辨大便是分清虚实和把握里热与表热的治疗关键;急性期以清热为主,缓解期重在全身调理,急性期中医治疗当以疮疡病辨证治疗思路为主,佐以调理,除用清热解毒凉血药外,尚须配以活血药。用药原则急则药急,缓则药缓;急则重外,清热为主,缓则重内,调理为上。  相似文献   
37.
论难治性皮肤病之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难治性皮肤病,是指那些发病原因不明确、发病机制不清楚、病程长、反复性大、疗效又不甚理想的一类皮肤病,如银屑病、白癜风、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西医迄今尚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习惯上用王牌药——皮质类固醇,及其它免疫抑制剂。因长时间应用所发生的过多、过重的毒副反应,病人往往坚持不了,被迫中途停药。中医药治疗这些病却独显特色,并渐而成为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操守的技巧和灵活。  相似文献   
38.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CVT)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而以白塞病为病因,仅表现为颅高压的病例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刘志刚 《疑难病杂志》2006,5(5):380-380
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出现口腔、生殖器溃疡8年,右侧肢体无力2月,吐词不清1月,视物模糊5天于2005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于1997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及舌表面黏膜溃烂,1月后发现外生殖器溃疡,治疗后有好转。但不久又复发。每年不少于20次,并发现四肢皮肤时有溃烂,无关节红肿、疼痛。2005年9月感左侧肢体力量较右侧弱,10月出现言语吐词不清,饮水呛咳。2005年10月29日曾在某大医院行头部MRI示右侧基底节、桥脑见长T1、长T2信号。入院前5天又出现视物模糊,无重影。患者病前身体健康,无发热及预防接种等前驱诱因。查体:生命体征正常,面部可…  相似文献   
40.
土茯苓内服外洗治疗白塞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萍 《中医杂志》2002,43(1):12-13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本草正义》载其“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笔者临证以大剂量土茯苓复方水煎内服、外洗治疗白塞病,疗效满意,简介如下。方药:土茯苓30~12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