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66篇
  免费   2736篇
  国内免费   1962篇
耳鼻咽喉   159篇
儿科学   632篇
妇产科学   261篇
基础医学   3082篇
口腔科学   437篇
临床医学   4824篇
内科学   4279篇
皮肤病学   615篇
神经病学   1001篇
特种医学   7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510篇
综合类   12224篇
预防医学   2742篇
眼科学   300篇
药学   5845篇
  68篇
中国医学   4380篇
肿瘤学   1625篇
  2024年   388篇
  2023年   1362篇
  2022年   1200篇
  2021年   1417篇
  2020年   1397篇
  2019年   1515篇
  2018年   828篇
  2017年   1321篇
  2016年   1423篇
  2015年   1553篇
  2014年   2109篇
  2013年   1983篇
  2012年   2494篇
  2011年   2654篇
  2010年   2293篇
  2009年   2098篇
  2008年   2113篇
  2007年   1948篇
  2006年   1914篇
  2005年   2075篇
  2004年   1760篇
  2003年   1668篇
  2002年   1421篇
  2001年   1272篇
  2000年   947篇
  1999年   781篇
  1998年   611篇
  1997年   542篇
  1996年   395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284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为了解肺癌病人肺局部免疫功能状态,对10例肺癌病人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了测定,同时以8例肺炎病人为对照。结果:外周血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炎症组为1020±250u/ml,高于肺癌组832±220u/ml(P<0.01),两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分别为1.19±0.6ng/ml与1.13±0.5ng/ml(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两组分别为552±220×10 ̄3μ/mmolK ̄+,556±201×10 ̄3u/mmolK ̄+,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炎症组4.39±5.6×10 ̄3ng/mmolK ̄+,明显高于肺癌组1.01±0.8×10 ̄3ng/mmolK ̄+(P<0.01)。  相似文献   
92.
本实验在离体大鼠主动脉条上,观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肽6A灌流对血管反应性及血管组织cGMP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肽6A呈剂量依赖地显扩张离体血管,其作用在去内皮后消失;肽6A还能显提高离体血管组织cGMP含量,NO合成抑制剂L-NNA可阻断这一作用,NO前体L-精氨酸可逆转L-NNA的效应,结果提示肽6A可以通过促进血管内皮释放内皮舒张因子而扩张血管。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重组人内皮细胞衍生的白细胞介素-8(IL8)对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大鼠股动脉放血至MABP532kPa,维持90min,复制晚期失血性休克模型.输血后,静脉注射IL8250μg·kg-1.放免法测定血浆ET1和6KPGF1α含量.结果:给予IL8后,MABP显著提高,休克状态改善,2h存活率相应提高;休克晚期血浆ET1水平比正常明显升高(21±4vs82±18ng·L-1,P<001),血浆6KPGF1α含量明显降低(107±12vs157±11ng·L-1,P<001).IL8显著降低血浆ET1水平(10±4ng·L-1,P<001),提高血浆6KPGF1α含量(368±16ng·L-1,P<001).结论:IL8具有较好的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94.
应用铜-镉还原微盘测定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Ⅱ~Ⅲ期胃癌11例、肝癌5例、结肠癌6例和Ⅰ期直肠癌3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术前22例Ⅱ~Ⅲ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NO明显下降,SIL-2R水平明显上升(P<0.01);术后3周与术前相比,血清NO上升,SIL-2R下降(P<0.01)。Ⅰ期直肠癌手术前后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提示,中晚期恶性肿瘤时,免疫系统抑制,免疫功能低下可表现为血清NO水平下降及SIL-2R的过度表达;术后3周时由于肿瘤切除及全身机能状况改善,血清NO及SIL-2R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变,与正常值接近。对于恶性肿瘤早期,血清NO及SIL-2R水平可能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5.
96.
采用免疫酶标技术(APAAP)法检测不同病期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B细胞。结果显示,与正常人比较,活动期SLE患者CD_3~+细胞、CD_3~+细胞百分率下降(P<0.01);而B细胞、CD_4~+细胞百分率和CD_4~+/CD_8~+比值升高(P<0.01);在非活动期SLE患者,这些变化不明显。分析CD_3~+细胞和B细胞百分率与相应血浆中的IL—6活性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CD_3~+细胞与IL—6活性水平呈负相关,B细胞与其呈正相关,提示在该病中IL-6与T细胞亚群及B细胞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7.
报道了ALP,ATPase和 G-6-P在小鼠胚肝细胞和出生后 2,4,6,8,10和16周的肝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定位的研究。发现:小鼠胚肝发育过程中见有两种类型肝细胞:一种胞浆清沏透明,称为亮细胞;另一种胞浆呈絮状,称为暗细胞;此外,见有一种梭形细胞,胞浆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线粒体,属间充质细胞。在上述细胞的接触面可见有电子密度很高的ALP和ATPase沿着细胞膜分布,而游离面无酶反应。出生两周以后小鼠的肝细胞结构和成年者相同;ALP和ATPase沿着毛细胆管区微绒毛分布,并且后者比前者反应更强。G-6-P沿着核膜和内质网区分布。并对这些酶出现的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8.
白细胞介素-6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在新生儿早期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败血症新生儿入院后用抗生素前抽取静脉血 4ml,1ml作白细胞介素 - 6检测 ,3ml作普通血培养及L型细菌培养。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IL - 6结果为 (31.6± 16 .1)pg/ml,正常健康新生儿组IL - 6结果为 (4.10± 2 .4 0 ) pg/ml,P <0 .0 0 1。细菌培养结果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同白细胞介素 - 6升高者符合率为 96 .6 %。结论 :白细胞介素 - 6升高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
100.
对帕金森病的病理研究发现黑质内存在的氧化应激状态是由于铁在黑质致密带多巴胺能神经元内选择性堆积的结果。实验已证实铁负载引起的氧化应激导致的生化变化与帕金森病黑质内的改变是一致的。黑质内注射铁可选择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模拟帕金森病的生化及行为改变。最近对6-羟基多巴的神经毒性与其能从铁蛋白中释放铁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