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406篇
  免费   12807篇
  国内免费   3439篇
耳鼻咽喉   711篇
儿科学   735篇
妇产科学   2239篇
基础医学   8260篇
口腔科学   1338篇
临床医学   262673篇
内科学   16263篇
皮肤病学   1485篇
神经病学   5932篇
特种医学   108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2篇
外科学   29660篇
综合类   241848篇
预防医学   64438篇
眼科学   987篇
药学   114577篇
  1461篇
中国医学   63310篇
肿瘤学   7730篇
  2024年   2942篇
  2023年   13311篇
  2022年   10722篇
  2021年   14213篇
  2020年   17235篇
  2019年   18019篇
  2018年   7668篇
  2017年   20665篇
  2016年   21644篇
  2015年   23415篇
  2014年   54587篇
  2013年   52196篇
  2012年   62906篇
  2011年   68399篇
  2010年   65210篇
  2009年   57981篇
  2008年   52822篇
  2007年   47609篇
  2006年   40109篇
  2005年   38247篇
  2004年   31746篇
  2003年   26870篇
  2002年   20341篇
  2001年   16893篇
  2000年   11111篇
  1999年   8469篇
  1998年   6866篇
  1997年   5525篇
  1996年   5152篇
  1995年   3840篇
  1994年   2386篇
  1993年   1390篇
  1992年   1172篇
  1991年   1005篇
  1990年   814篇
  1989年   869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9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阐述疼痛的渊源,综述分娩疼痛与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分析药物性分娩镇痛存在的争议。目前认为应该根据现代医学模式,根据产妇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当分娩镇痛方法,既要有心理方面又有合适的方法和药物,新的药物应用和新的不给药方式的应用将促进分娩镇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某院收治的66例ICU脑出血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率21.21%、住院时间(24.10±1.80)d,均高于实验组[3.03%、(18.00±1.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于ICU脑出血患者的康复进展以及肺部感染预防均有显著促进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3.
总结104例口腔内软组织肿物激光手术切除患者的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病变部位和性质的不同特点,既要遵循传统的护理方式又要熟练掌握Er:YAG激光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掌握各项参数的原理及设置方法,注意术中安全,对患者、医生及自身做好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82-184+188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硬膜外血肿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方法 遵照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3年2 月~2018 年2 月纳入的60 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患者,依照不同理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30 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0 例除了常规治疗之外实施综合护理作为研究组,记录两组硬膜外血肿、腰椎术后血肿及颈椎术后血肿发生率,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QOL)调查,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血肿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干预前两组的食欲、精神、睡眠、疼痛及日常生活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干预效果的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 护理干预运用于脊柱后路内固定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稳定,患者满意度较高,可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参与以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孕期保健活动对孕妇的影响,为在国内推广该孕期保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便利选取60名孕妇参与该模式下的群组活动。运用质性研究法,对参与该孕期保健活动的16名孕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Colaizzi分析法,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结果提炼出孕妇参与以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孕期保健活动体验的3个主题(整体化自护管理、参与式健康教育和多元化社会支持),以及"契合现存和潜在的孕期需求"这一反映孕妇综合体验的核心主题。结论与传统的孕期保健模式相比,以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促进了孕妇及其家属对孕期专业支持的寻求,提高了孕妇孕期的自我管理能力,满足了孕妇所需的同伴支持和家庭支持,有助于提高孕期保健的利用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miR-34a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肿瘤病理特征、细胞增殖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7年2月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测定miR-34a及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水平,判断化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Ki-67、PCNA、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 05)。TNMⅢ期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NMⅠ~Ⅱ期乳腺癌组织(P0. 05),淋巴结浸润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浸润的乳腺癌组织(P0. 05)。乳腺癌组织中miR-34a高表达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miR-34a低表达患者,无进展生存情况优于miR-34a低表达患者(P0. 05)。miR-34a高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Ki-67、PCNA、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miR-34a低表达的乳腺癌组织(P0. 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iR-34a高表达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效果更为理想,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更低。  相似文献   
78.
目的:构建以根因分析法为基础的标准化消化内科安全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带领管理小组学习根因分析法相关知识,管理小组在经过培训后,结合科室临床工作实际需求,讨论制定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及制度调整方案,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同时,注重根因分析思路的推广,要求护士能够将根因分析思路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培训及制度调整自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整体研究时间为1年,为实施后。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消化内科护士的安全意识改善情况,并以护理部调查情况为准比较不同时期消化内科安全质量。结果:实施后各项安全意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化内科的护理安全事件总体发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以根因分析法为基础,构建标准化消化内科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士的安全意识,控制安全事件的发生,实现了整体安全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均等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疗效优良率。结果实验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低(P <0.05)。实验组的优良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P <0.05)。结论对需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有效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90例妇产科患者按收入顺序分为两组,前45例设置为对照组,后45例设置为观察组,对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风险护理以及人性化护理,统计两组与护理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风险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于妇产科疾病患者护理有积极意义,可以极大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大范围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