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60篇
  免费   3723篇
  国内免费   1374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54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7046篇
内科学   3424篇
皮肤病学   359篇
神经病学   702篇
特种医学   8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944篇
综合类   19974篇
预防医学   2659篇
眼科学   127篇
药学   22305篇
  87篇
中国医学   21601篇
肿瘤学   941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762篇
  2022年   792篇
  2021年   1292篇
  2020年   1273篇
  2019年   1839篇
  2018年   1035篇
  2017年   1980篇
  2016年   2006篇
  2015年   2411篇
  2014年   4307篇
  2013年   4189篇
  2012年   5306篇
  2011年   5642篇
  2010年   5170篇
  2009年   4945篇
  2008年   4973篇
  2007年   4503篇
  2006年   4368篇
  2005年   4369篇
  2004年   3788篇
  2003年   3638篇
  2002年   2807篇
  2001年   2540篇
  2000年   1903篇
  1999年   1409篇
  1998年   1097篇
  1997年   809篇
  1996年   710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陈海  杨黎  王晓华 《医学综述》2016,(4):778-781
目的研究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进行眼底病治疗的患者100例,并按入院顺序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葛根素常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个疗程14 d,1个疗程后停药3 d,再进行下一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采用复方樟柳碱2 m L在患者颞浅动脉旁行皮下注射,每日1次,1个疗程14 d,完成1个疗程后停药3 d,再换肾俞穴进行注射,1个疗程后停药3 d,再进行第一个疗程的用药)。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术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为(4.82±0.41)m Pa·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6±0.39)m Pa·s,红细胞聚集指数(3.80±0.41)明显低于对照组(4.77±0.55),纤维蛋白原(4.20±0.24)g/L明显低于对照组(5.25±0.4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47,9.998,15.077,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2.0%(1/50),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0%(2/50),分别低于对照组14.0%(7/50)和18.0%(9/50)(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41/50)(P<0.05)。结论葛根素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治疗眼底病患者,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探索较单用抗菌药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6-2013年我院老年病科VAP 51例。治疗组26例在应用抗菌药物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5例单用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的VAP总有效率65.38%,对照组为4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8天,对照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10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治疗组有明显副作用,包括皮肤过敏、出血等。结论:抗菌药物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VAP疗效肯定,有效缩短了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抗菌药物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醒脑静注射液的应用合理性,促进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4月本院急诊内科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全部电子处方,共计3059张。经过数据重整,得出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患者为1333例。结合该药说明书、相关指南,评价其应用合理性。结果醒脑静注射液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44例,占全部处方的3.30%。结论医院需重点从合理适应证方面提高醒脑静注射液应用适宜性,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许玉华 《新中医》2020,52(1):66-7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4例,2组均予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2组均随访至12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炎症相关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水平,随访评定患者治疗12周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3周,2组hs-CRP、TNF-α、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入院时(P<0.01);研究组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1),而VEGF水平较入院时升高(P<0.01)。研究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一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一时间点(P<0.01),而2组治疗后一时间点的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一时间点水平(P<0.01)。治疗6周和12周,研究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炎症反应程度、血管内皮细胞和脑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大脑神经细胞修复,提高患者卒中后的生活能力,防止卒中后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共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和整体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主观症状和整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OSDI评分治疗组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BUT、SⅠT明显延长(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可有效延长BUT,促进泪液分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及减轻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9,(14):1902-190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中14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射频功率为1 350 W,载气(氩气)流量为1.1 L/min,碰撞气(氦气)流量为4.5 L/min,积分时间为1.5 s,等离子体气流量为18 L/min,采样深度为65 mm,进样蠕动泵转速为24.0 r/min,数据采样模式为跳峰模式,重复次数为3次。结果:镉、铅、砷、汞、钴、钒、镍、铊、银、钼、铜、铬、钡、铝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5~50μg/L(r=0.999 7)、0.05~50μg/L(r=0.999 7)、0.05~50μg/L(r=0.999 8)、0.05~50μg/L(r=0.999 5)、0.05~50μg/L(r=0.999 5)、0.05~50μg/L(r=0.999 8)、0.05~50μg/L(r=0.999 6)、0.05~50μg/L(r=0.999 5)、0.05~50μg/L(r=0.999 5)、0.05~50μg/L(r=0.999 8)、0.05~50μg/L(r=0.999 6)、0.05~50μg/L(r=0.999 6)、0.05~50μg/L(r=0.999 7)、0.5~70μg/L(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0.003 1、0.008 9、0.016 0、0.025 0、0.002 1、0.006 9、0.038 1、0.002 1、0.005 5、0.002 0、0.023 1、0.005 0、0.002 0、0.324 9μg/L;检测限分别为0.000 9、0.002 7、0.004 8、0.007 5、0.000 6、0.002 1、0.011 4、0.000 6、0.016 5、0.000 6、0.006 9、0.001 5、0.000 6、0.097 5μg/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8%;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7.4%~94.3%(RSD=2.6%,n=9)、110.3%~118.2%(RSD=1.8%,n=9)、89.8%~99.7%(RSD=3.1%,n=9)、77.7%~84.4%(RSD=2.5%,n=9)、105.6%~113.4%(RSD=2.3%,n=9)、106.7%~116.5%(RSD=2.7%,n=9)、89.1%~104.5%(RSD=4.5%,n=9)、105.6%~118.6%(RSD=3.6%,n=9)、77.8%~88.0%(RSD=4.0%,n=9)、106.7%~116.1%(RSD=2.8%,n=9)、88.5%~97.1%(RSD=3.1%,n=9)、80.5%~88.6%(RSD=2.9%,n=9)、85.2%~99.4%(RSD=4.2%,n=9)、97.6%~109.3%(RSD=3.2%,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中14种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AP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指标、肝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复常时间、腹痛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CRP(24.91±2.09)mg/L、IL-6(50.71±3.47)pg/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头晕和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肝功能,抑制炎症,促使腹胀、腹痛等症状快速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阻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肺部感染中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噻托溴铵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81例收治的AECOPD并肺部感染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噻托溴铵+支持治疗,观察组予痰热清注射液+哌拉西林-舒巴坦+噻托溴铵+支持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疗效及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FVC、FEV1、FEV1/FVC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噻托溴铵治疗能够改善肺功能,控制炎症因子水平,增强疗效,且并不会增加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据Meta分析要求,对CBM、CNKI、PubMed、Springer、Embase Databases、Cochrane Library、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网、专利数据库等进行检索,纳入以唑来膦酸注射液作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的研究文献,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8年8月,检索资料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提取,若有分歧,则由第三方协助并解决;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有效性、骨密度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受试者共10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各项血液指标[包括血钙、血磷、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s-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血清骨钙素蛋白(BGP)]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同部位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值(腰椎、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华氏三角区)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篇文献发现明确的唑来膦酸注射液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且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可消失。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对治疗DO有一定疗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但还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进行分析才能对其疗效及安全性得出肯定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