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155篇
  免费   10616篇
  国内免费   4302篇
耳鼻咽喉   654篇
儿科学   801篇
妇产科学   1451篇
基础医学   8910篇
口腔科学   932篇
临床医学   68650篇
内科学   8962篇
皮肤病学   1109篇
神经病学   3605篇
特种医学   58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3篇
外科学   8466篇
综合类   85171篇
预防医学   50850篇
眼科学   1114篇
药学   46632篇
  918篇
中国医学   26384篇
肿瘤学   3497篇
  2024年   2368篇
  2023年   9213篇
  2022年   7532篇
  2021年   9660篇
  2020年   10206篇
  2019年   9499篇
  2018年   3908篇
  2017年   8398篇
  2016年   8333篇
  2015年   9170篇
  2014年   17933篇
  2013年   17183篇
  2012年   21199篇
  2011年   21491篇
  2010年   19459篇
  2009年   18665篇
  2008年   21398篇
  2007年   18398篇
  2006年   15860篇
  2005年   16397篇
  2004年   13597篇
  2003年   11634篇
  2002年   7298篇
  2001年   5984篇
  2000年   4485篇
  1999年   3144篇
  1998年   2567篇
  1997年   2160篇
  1996年   1907篇
  1995年   1520篇
  1994年   1041篇
  1993年   662篇
  1992年   554篇
  1991年   424篇
  1990年   360篇
  1989年   33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5):341-344
摘要:目的 调查全国血铅(bloodleadlevel,BLL)检测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的精密度现状,并与原卫生部发布的相关文件所给出的要求进行比较,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基于Web方式的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qualityassessment,EQA)软件系统,采用2014年参加全国血铅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包括当月(2014年2月)和累积的变异系数,使用的方法、仪器以及其他室内质量控制相关信息等。使用MicrosoftExcel2007和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原卫生部发布的《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计算血铅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变异系数的通过率,并且比较不同浓度水平和不同检测系统间的通过率是否存在差异,使用χ 检验,双侧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 共427家单位回报了有效结果。其中120家实验室还上报了第二个批号的室内质控数据。浓度范围在20~100μg/L 时, 当月通过率为88.07%,累计通过率为88.82%;≥100μg/L 时,当月通过率为85.26%,累计通过率为81.78%。目前我国血铅检测主要为A、B、C 三个检测系统,除系统A 累积变异系数外,同一检测系统不同分析结果浓度范围的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系统间当月和累积的变异系数,在不同分析结果浓度中的通过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铅检测项目实验室内精密度水平直接关系着检验结果的质量水平。通过对当月和累积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变异系数的监测,并将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的变异系数与相关要求进行比较,可以评价该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水平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为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检验提供精密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对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1例心胸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胸外科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印象管理策略应用于护理活动中,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成立协作小组,组织培训学习"护患沟通中印象管理策略的应用",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抽取应用印象管理策略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2、3月份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及总均分呈明显逐月上升趋势,与应用前月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士应用印象管理策略,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乳腺外科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乳腺癌住院患者80例,现将其分作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由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在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后明显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索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高分组和低分组的生活习惯和中医体质转换分的差异。方法 从1 114例健康体检人群数据库中,分别抽取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的生理领域得分、心理领域得分的前27%(301例)和后27%(301例)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比较两组的生活习惯和中医体质量表转换分。结果 SF-36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吸烟偏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酒偏好、睡眠时间、中医体质量表转换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组好饮酒者较多,睡眠时间为7~8 h者较多,平和质者较多,平和质转换分较高,8种偏颇体质转换分较低;心理领域高分组有运动习惯者较多(P<0.05),而生理领域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运动习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36高分组和低分组的生活习惯和中医体质因素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改善睡眠时间、运动习惯及偏颇体质可能会提高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隐形卡环应用于前牙为基牙的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以恢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患者,累计制作80件隐形卡环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体,观察患者戴用义齿后的效果。结果:2件修复体因意外而折裂,1件修复体基牙脱落,其余的修复体使用效果较好,没有造成基牙及牙周组织损伤。结论:只要患者符合此类义齿的适应症,此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在临床上的使用便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基于卫生假说,抗生素使用可能减少了微生物暴露,从而增加了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近十年来,就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哮喘的关系进行的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并不一致.大多数回顾性研究发现正相关联系,但前瞻性研究未发现联系或联系强度较弱.逆向因果和指示混淆可部分解释两者的关系,但也难以否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普外科中采用心理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便为普外科患者的护理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术前准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并比较分析护理情况。结果经术前准备与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术前1 d的心理状态相对于刚入院时来说有明显改善;而且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积极面对治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回顾心理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以便为以后的儿科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收治的1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患儿不同年龄层次和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在160例患儿中,有154例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成功率为96%。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削减患儿在医院这个陌生环境中的恐惧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治疗工作,实现患儿的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