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366篇
  免费   8843篇
  国内免费   4025篇
耳鼻咽喉   1413篇
儿科学   902篇
妇产科学   1944篇
基础医学   5130篇
口腔科学   1449篇
临床医学   39561篇
内科学   13588篇
皮肤病学   1150篇
神经病学   3740篇
特种医学   66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8篇
外科学   24855篇
综合类   71693篇
预防医学   18602篇
眼科学   5006篇
药学   34929篇
  366篇
中国医学   27726篇
肿瘤学   4415篇
  2024年   1260篇
  2023年   4393篇
  2022年   3837篇
  2021年   5056篇
  2020年   5013篇
  2019年   5119篇
  2018年   2449篇
  2017年   4552篇
  2016年   5159篇
  2015年   5948篇
  2014年   12550篇
  2013年   12014篇
  2012年   15584篇
  2011年   16676篇
  2010年   15733篇
  2009年   14746篇
  2008年   19664篇
  2007年   17844篇
  2006年   15744篇
  2005年   19095篇
  2004年   12348篇
  2003年   11494篇
  2002年   8279篇
  2001年   5985篇
  2000年   4471篇
  1999年   3693篇
  1998年   2967篇
  1997年   2282篇
  1996年   1992篇
  1995年   1728篇
  1994年   1401篇
  1993年   783篇
  1992年   721篇
  1991年   739篇
  1990年   529篇
  1989年   527篇
  1988年   224篇
  1987年   192篇
  1986年   154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和治疗高原地区胸内各种疾病及其优越性。方法采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必要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胸腔积液、脓胸、自发性气胸、肺包虫病、胸外伤等疾病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下进行手术。结果单纯胸腔镜下完成手术6例,占46%;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5例,占38%;中转开胸手术2例,占15%。手术时间60.198min,平均123min。带引流管时间4—15天,平均8天。术后住院时间8—23天,平均15天。术后并发肺泡漏气伴患肺叶不张1例,无手术死亡及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高原缺氧地区的临床应用同样安全、有效并具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2.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递增,同时还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乳腺癌外科术式趋向于逐渐保守的方式,而其术后施行有计划的综合治疗变得愈来愈突出和重要。本文就乳腺癌治疗的演变、保乳治疗及术后复发等方面综述。  相似文献   
993.
227例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了解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类型、主要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系统回顾了我院自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6例,发生率为20.2%。心律失常类型有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患者中年龄≥60岁者118例,发生率为31.3%(37/118例);而<60岁者109例,发生率为8.2%(9/109例)。术后血钾<4.0 mmol/L者61例,发生心律失常的为37.3%(23/61例);而≥4.0 mmol/L者,心律失常发生率13.8%(23/166例)。术前心电图异常68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8.2%(26/68例),心电图正常的发生率为12.6%(20/159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术后心律失常为47.6%(10/21例),而无合并其他疾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17.4%(36/206例)。结论年龄≥60岁,术前血钾<4.0 mmo/L,术前心电图异常及合并其他疾患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高。术前、术后增强心肺功能,减少疼痛刺激,补足血容量及电解质,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胸椎后凸与性别、年龄、椎体和椎间盘形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61例样本的性别、年龄资料和胸椎MRI片。在计算机上测量椎体、椎间盘前后缘的高度和Cobbs角,以椎体和椎间盘前后缘的高度比值代表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Cobbs角代表胸椎后凸。通过Pearsons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椎体形态与胸椎后凸的相关性比较大,相对来说椎间盘与胸椎后凸的相关性则比较小。女性81%的胸椎后凸与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有关。男性72%的胸椎生理性后凸与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有关。[结论]正常胸椎后凸是由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共同决定的,特别是女性胸椎后凸与椎体和椎间盘形态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995.
儿童幕下脑结核球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结核球是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幕下脑结核球报道罕见。1987年7月~2002年9月我科共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2例,女3例;年龄4、5、8岁各1例,6岁2例。均来自农村。入院前病程1、5、40d各1例,1个月2例。既往患肺结核4例,腹腔结核1例。  相似文献   
996.
高速公路车祸创伤后应激障碍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高发人群、发病特点做回顾性研究,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对1523例高速公路创伤患者中,经《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明确诊断为PTSD的18例患者的性格、性别、受教育程度、临床表现、治疗、康复时间做回顾性研究。结果18例患者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15例,占83.3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例,占16.67%。性格偏内向者14例,占77.78%;性格偏外向者4例,占22.22%。PTSD患者主要表现为抑郁、言语不能、躁狂、歇斯底里、记忆减退、判断力减退、持续恶梦、警觉性提高等精神障碍。治疗后缓解时间男性组2~18d,女性组3~25d;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组8~25d,高中以上组2~16d;性格偏内向组7~12d,性格偏外向组3~9d。结论本文提示文化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女性比男性,性格偏内向人群比性格偏外向人群更易发生PTSD,且患病经治疗缓解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97.
辅助性肝动脉泵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辅助性肝动脉泵化疗对减少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局限于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行肝切除时置入肝动脉化疗泵,术后经肝动脉泵注入氟尿脱氧核苷(FUDR)250mg,每周注射2次,术后第1年内注射24次,第2年再重复24次,总共注射48次。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16例完成了整个疗程(48次),1例在FUDR注射15次后因出现较重的肝毒性反应终止化疗。肝切除术后2年内共有3例发生肝转移灶复发,14例(83%)2年肝内无瘤存活。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应用肝动脉泵化疗,可能是一种减少肝内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随访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内节育器俗称节育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其避孕原理因节育器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在我国主要是抑制排卵,阻止孕卵结合与着床。在国外亦有报道称官内节育器可抑制精子的活动和功能。目前,宫内节育器已被我国广大育龄夫妇接纳和使用。为进一步提高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有效率,降低因症取出率, 周密的随访服务必不可少。结合我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实际状况,随访通常分为两部分,即术前随  相似文献   
999.
已婚育龄妇女 ,放置宫内节育器 (简称环 ) ,已成为计划生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取环时的难易、疼痛 ,也是带环妇女所关注的问题。为了降低已绝经妇女取环时的难度和未绝经妇女取环时的疼痛 ,近年来 ,我院对 15 3例取环的妇女采用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宫颈注射 ,获得满意扩张宫颈及  相似文献   
1000.
炎症反应及黏附分子在缺血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志鸿 《北京医学》2005,27(2):117-119
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及人类对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溶栓治疗是目前较为肯定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较短,再灌注后可增加颅内出血和严重脑水肿的发生,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白细胞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缺血脑组织,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蛋白水解酶等,加重了缺血损伤,促进脑水肿的发展,是再灌注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脑内皮细胞在白细胞的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介质TNF-α、IL-1β等和体内外缺血可以上调内皮细胞黏附分子,促进白细胞的黏附和向脑内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