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68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217篇
药学   85篇
  3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欧唐燕  马秋平 《护理学杂志》2022,27(10):103-105+113
目的 构建医养结合机构脑卒中失能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指标体系,为脑卒中失能患者的长期照护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法初步拟定医养结合机构脑卒中失能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指标,结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养老管理、老年护理研究、老年护理教育等专业领域的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咨询结果调整指标并采取优序图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医疗服务和养老照护2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其中医疗服务和养老照护2项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409、0.591;排在前三的二级指标依次为医疗康复0.211、日常生活照料0.185、健康指导和环境安全并列第三0.148;排在前三的三级指标权重依次为认知功能康复0.078、辅助用餐和长期照护经费的来源和支持并列第二0.052、呼吸功能康复0.032。结论 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脑卒中失能患者长期照护需求指标体系较可靠,可为推进医养结合机构脑卒中失能患者长期照护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构建老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88例老年肠造口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构建并实施过渡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及干预后3个月护理依赖水平、肠造口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评分。结果 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完成本研究。两组护理依赖得分、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得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肠造口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方案,能够降低患者护理依赖水平,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向,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护理个案报告中的护理问题与三大护理术语分类系统呈现交集的现况及国内护士对护理诊断的认知,为建立我 国本土化护理术语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4份护理个案报告中的326条护理问题,分别按疾病、症状、功能、健康形态、风险5 类映射到国际北美护理诊断(NANDA-I)、奥马哈系统、临床照护分类系统(CCC),并对映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问题在三 大护理分类系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61)。风险类问题存在39.4%的映射缺失。结论 护理个案中的护理问题在三大护理术语分类系统中映射的吻合程 度低,尤其是疾病与风险为焦点的护理问题。症状、功能、健康形态此类问题则在 NANDA-I和 CCC的映射结果存在共性。需结 合医护合作模式,针对三大护理分类系统各自的优点建立本土化护理术语。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建立肝移植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流程,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行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141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宣教指导;以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行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135例为干预组,多学科团队制定出院准备服务流程,责任护士于干预组患者围术期不同阶段实施出院准备服务。结果 干预组住院时间及30 d内再入院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家属出院时照护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入院时(P<0.01)。结论 出院准备服务流程的应用有利于缩短肝移植患者住院时间,降低30 d内再入院率,提高家属照护能力。  相似文献   
65.
金虹  王树青  程萍  钱珺 《护理学杂志》2020,35(17):83-87
提出基于福利多元主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关注老龄全程生命周期的照护模式,即从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及个人等多维度筹集资金、多主体协作分类提供老年基础照护、特色照护和智慧化助老服务项目,建设和完善照护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以社区为基础为不同层次的老人提供分级照护服务。旨在促进老年照护服务受众面、服务内容和质量提升、社区及居家助老服务增效,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手术后不同阶段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不同阶段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对初次确诊的126例乳腺癌患者分别在手术后第3天、第14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在术后第14天得分最高,自术后1个月后逐渐下降。不同特征乳腺癌患者术后6个月支持性照护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阶段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医疗服务满意度、包块部位、主要照顾人员、职业、对疾病了解程度、获取疾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业余爱好、肿瘤类型(P<0.05,P<0.01)。结论 初次诊断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各阶段均存在支持性照护需求,且各维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动态变化,建议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信息及支持照护指导,并针对主要影响因素与照顾者共同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支持性照护需求。  相似文献   
67.
付洁  毛靖  倪平 《护理学杂志》2020,35(23):94-98
介绍生命维持治疗医嘱、临终意愿评估模型、生命优先事项和家属观念调查3种癌症晚期患者终末意愿依从性的评估方法,阐述死亡地点依从性、生命维持治疗依从性及疾病信息告知依从性现状,综合分析了终末意愿的依从性受医疗政策、宗教文化、可利用的医疗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并提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是提高癌症患者终末意愿依从性的方法,旨在为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终末意愿依从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成都市龙泉驿区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护照护负担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精神卫生服务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四川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平台”获取调查时点近3个月患者治疗和康复情况,采用Zarit量表、SF-36量表调查2022年6至9月成都市龙泉驿区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护照护负担和生命质量,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K-W H检验、U检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51名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护者中存在照护负担者占比90.0%,中度及以上照护负担占比44.2%,SF-36量表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和情感职能(RE)7个维度得分低于四川省常模(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自知力差(β=-0.267,P<0.001),家务能力差(β=-0.197,P<0.001),有1个及以上症状(β=0.196,P<0.001),照护者家庭人均年收入低(β=-0.149,P=0.001),照护年份长(β=0.119,P=0.008),照护者情感职能(RE)(β=-0.214,P<0.001)和躯体一般状况(GH)得分低(β=-0.180,P<0.001),照护者年龄大(β=0.178,P<0.001),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总照护负担更重。结论 龙泉驿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护者负担重,生命质量低,应制定针对性卫生服务措施予以减负。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研究LEEP刀治疗宫颈炎患者护理中人性照护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盲选本院收治的110例接受LEEP刀治疗的宫颈炎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参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性照护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生理舒适度、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LEEP刀治疗宫颈炎治疗过程中采用人性照护理论,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谐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全耳廓再造术Ⅰ期术后患儿照护者出院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全耳廓再造术Ⅰ期手术患儿照护者96名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为首次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小耳畸形Ⅰ期术后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进行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出院指导的有效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满意度、焦虑程度、复诊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耳廓再造术Ⅰ期术后患儿照护者进行思维导图模式的出院指导,照护者学会正确的观察和护理,能显著提高患儿照护者的出院指导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及照护者的满意度,是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