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26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715篇
预防医学   272篇
药学   314篇
  5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人工气道湿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燕 《家庭护士》2008,6(2):478-479
人工气道是一种通过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入导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它的建立使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过滤和保水作用,从而容易发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并发症.人工气道湿化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从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量及间隔时间以及湿化效果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3.
阅读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第5期上半月版燕霞老师的《湿化瓶巧除垢》一文,现将自己的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泉水中总有机碳( TO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湿化氧化法-非色散红外气体检测法对10个不同采样点的总有机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检测限为0.0443 mg·L-1,泉水各采样点总有机碳含量偏高。结论:湿化氧化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灵敏度高,数据稳定,平行性好,能满足环境水样中TOC项目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95.
人工气道是指经鼻、经口或者气管切开将导管插入气道内建立气体通道,目的在于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并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Ⅲ。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容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造成脱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增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等。但是有效的人工气道干预措施能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减少住院时间。近年来,国内外对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研究较多,进展较快。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6.
余华  杨雪莲 《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064-3065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术后2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排痰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60例该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未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温贝朗精密输液器加生理盐水持续气道湿化法;观察组采用微量泵加输液恒温器加0.45%氯化钠持续气道湿化法。比较二者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量泵加输液恒温器加0.45%氯化钠持续气道湿化法排痰效果优于常温贝朗精密输液器加生理盐水持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气道湿化的最佳方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过不同的湿化方法进行综述对比。结果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采取有效的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气道进行管理,既达到了湿化的目的,又能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减少气管切开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结论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6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法分为氧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氧疗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炎症因子以及生命指标水平,并比较临床疗效和舒适度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无显著差异(P>0.05),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氧疗组提升或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降钙素原(PC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氧疗组患者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氧疗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呼吸窘迫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降低RR和HR,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整体疗效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三种不同流量设置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在我院新生儿科入住的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分别为低流量组(3 L/min)、中流量组(5 L/min)以及高流量组(7 L/min),每组各30例。观察氧疗72 h前后3组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基本指标的变化,并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结果 3组氧疗前后PaO_2、PaCO_2、SpO_2配对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氧疗前后PaO_2、PaCO_2、SpO_2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间两两比较,中流量与高流量组各项指标分别与低流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流量与高流量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方式,采取5 L/min或7 L/min流量设置方式,对NRDS患儿氧合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缺氧症状、纠正二氧化碳潴留、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多并发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分泌物多。患呼吸肌力量衰退,咳嗽无力,饮水量不足,痰粘稠,排痰困难。我科自2003年至2004年12月收治慢阻肺患85例,年龄43至95岁;男性58例,女性27例。治愈9例,好转73例,死亡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