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178篇
  免费   11440篇
  国内免费   2841篇
耳鼻咽喉   641篇
儿科学   562篇
妇产科学   2870篇
基础医学   8939篇
口腔科学   577篇
临床医学   257769篇
内科学   14419篇
皮肤病学   1303篇
神经病学   6090篇
特种医学   94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24978篇
综合类   238367篇
预防医学   64257篇
眼科学   552篇
药学   110898篇
  1321篇
中国医学   57733篇
肿瘤学   2709篇
  2024年   2618篇
  2023年   10706篇
  2022年   9563篇
  2021年   13155篇
  2020年   16694篇
  2019年   17673篇
  2018年   7219篇
  2017年   20547篇
  2016年   21464篇
  2015年   23043篇
  2014年   53607篇
  2013年   51246篇
  2012年   60773篇
  2011年   66313篇
  2010年   63705篇
  2009年   56457篇
  2008年   50434篇
  2007年   45099篇
  2006年   37212篇
  2005年   35436篇
  2004年   30423篇
  2003年   25948篇
  2002年   19468篇
  2001年   16500篇
  2000年   10844篇
  1999年   8073篇
  1998年   6818篇
  1997年   5504篇
  1996年   5546篇
  1995年   4054篇
  1994年   2490篇
  1993年   1228篇
  1992年   1053篇
  1991年   888篇
  1990年   726篇
  1989年   74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FC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积分、首次排便时间、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 00%,对照组有效率68.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和排便困难程度均改善,中医证候评分、SAS和SDS评分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SDS和SAS评分、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排便困难程度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温针灸治疗能调节胃肠道运动、润湿肠道、显著改善便秘等临床症状,对FC患者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2.
下肢静脉溃疡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小腿下端1/3部位,多见于内踝、足靴区及胫前,病程较长,愈合较为缓慢,且表现出反复发作特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除积极治疗之外,对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的护理也至关重要。随着伤口护理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对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伤口的护理。文章就近年来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特点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陈林萍  肖立韦  毕迎月 《中医药导报》2019,25(10):118-120,12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94例纳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CLVQOL)、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CLVQOL各项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缓解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手术开始后0.5 h、术后2 h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后0.5 h血清Cor、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术后2 h血清Cor、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方位护理应用于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分阶段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跨理论模型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和复发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存在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的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复诊、自我检测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5.00%、6.67%,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分阶段护理有助于改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遵医嘱行为,对减少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王颖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135-135,138
目的:讨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我院在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结果:在干预前,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较小(P>0.05).在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干预前,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较小(P>0.05).实验组的肢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较小(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的患者中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负面情绪,提高肢体功能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7.
《中国医药科学》2016,(5):136-13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心理健康以及情感职能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和研究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方案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抽取152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其焦虑发生率为29(38.17%)而健康者所占比例为47(61.83%),对照组组患者护理后其焦虑发生率为44(57.90%)而健康者所占比例为32(42.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采取护理干预方案,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和心率,而且有利于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护理本科在校生开展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护理院校制定相关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大一)、2016级(大二)、2015级(大三)266名本科在校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护理本科在校生的人性关怀、人际关怀、临床关怀和总分在年级、性别、年龄、周围人对自己的关心程度这些变量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家庭所在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这些变量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在校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存有可提升空间,学校可加强对护理本科在校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尤其需注意对男性护理本科在校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培养,从而提高护理本科在校生总体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