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51篇
  免费   4707篇
  国内免费   2964篇
耳鼻咽喉   279篇
儿科学   421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4346篇
口腔科学   1623篇
临床医学   19739篇
内科学   3188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911篇
特种医学   59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33307篇
综合类   48609篇
预防医学   8211篇
眼科学   651篇
药学   19183篇
  296篇
中国医学   20732篇
肿瘤学   524篇
  2024年   745篇
  2023年   2479篇
  2022年   2307篇
  2021年   3295篇
  2020年   4181篇
  2019年   3889篇
  2018年   1550篇
  2017年   3631篇
  2016年   4109篇
  2015年   5005篇
  2014年   9305篇
  2013年   9421篇
  2012年   11502篇
  2011年   12328篇
  2010年   11250篇
  2009年   10417篇
  2008年   10244篇
  2007年   9097篇
  2006年   7869篇
  2005年   7442篇
  2004年   6409篇
  2003年   5627篇
  2002年   4673篇
  2001年   4385篇
  2000年   3563篇
  1999年   2766篇
  1998年   2107篇
  1997年   1764篇
  1996年   1573篇
  1995年   1368篇
  1994年   1048篇
  1993年   739篇
  1992年   505篇
  1991年   539篇
  1990年   407篇
  1989年   452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国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断钉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并发症,远期并发症中最常见于断钉,相关文献报道为7.1%~23.3%不等。目前不管哪种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几乎都存在断钉断棒现象,对骨折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例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侧前方椎管减压、自体骨植骨融合、Kaneda器械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1~6年随访,脊椎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25.1°提高到术后平均13°,平均椎管占位率由术前45%提高到最终随访的10%。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示,提高1级者有12例,2级者有4例;14例膀胱/直肠障碍者有5例完全恢复,8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经侧前路减压融合、Kane-da内固定器可较好地提供脊柱的即刻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早期下床行走和防止继发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大多数不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其神经功能至少可提高1级,而脊髓圆锥创伤的患者可表现为部分直肠和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对比研究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中央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央型颈脊髓损伤患者120例,手术治疗72例,其中前路手术28例,后路手术44例;非手术治疗48例。详细记录患者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对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2年时的AM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96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21例失访,3例死亡。两组治疗后6个月、2年时AMS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内非手术组6例出现并发症(6/48,12.5%),手术组4例出现并发症(4/72,5.6%),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中央型颈脊髓损伤疗效可靠。早期手术能够解除脊髓压迫,稳定颈椎,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5.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旭  雷勇  林亚  朱慧 《临床骨科杂志》2006,9(4):374-374
胫骨骨不连,特别是胫骨中下段骨不连临床上较常见,治疗较困难。2000年3月~2005年3月,我们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5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17~62岁。胫骨中段骨折14例,下段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47例,闭合性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38例,伴有骨缺损者19例。首次内固定采用钢板11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28例,外固定架固定9例,双矩形钉内固定3例,管形石膏1例。经二次手术内固定16例。病程6~21个月。1.2治疗方法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分两组进行。先将需修复部位的瘢痕组织切除,彻底切…  相似文献   
996.
1病例患儿,男,7岁,主因左髋部被汽车压伤6h入院。查体:患儿缺血貌,血压90/40mmHg,脉搏150次/min,呼吸34次/min。左髋部及左大腿部肿胀,前侧波动、足背动脉博动好,足趾可屈伸、感觉良好。X线片示股骨粗隆间骨折移位(见图1),给予抗休克、补液治疗,左大腿股骨髁上牵引,大腿前侧抽出血性液120mL,加压包扎。诊断为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左大腿皮肤潜行剥脱,创伤失血性休克。入院1周,大腿前侧有15cm×10cm皮肤变硬发黑。第8天在全麻下行手术,选择大腿及髋部外侧正常皮肤为进针点,经皮固定,先行股骨颈部及股骨粗隆下2枚骨圆针贯穿固定,在C型臂X线机下…  相似文献   
997.
单人手法整复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临床以桡偏背侧重叠移位多见且整复难度较大,1999-2004年运用单人手法整复治疗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2~14岁。均于伤后1h~3d内就诊。开放性2例,闭合性30例;左侧22例,右侧10例。尺桡骨骨折线距下端骨骺线1~3c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环行减压AF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的手术优缺点。方法自2000—2004年,采用此法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术前术后不同时问通过X线片,分别计算椎体后凸度数,采用ASIA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7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后凸畸形明显改善,症状减轻。结论此术式很大程度稳定脊柱.减少后凸畸形,能不同程度改善脊髓症状,适合二级医院及相关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99.
胫腓骨开放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血管损伤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6例(均为单侧肢体)胫腓骨开放骨折合并动脉损伤(Gustilo Ⅲc型)的患者,其中胫前动脉损伤64例,胫后动脉损伤8例,两动脉同时损伤14例。结果 86例全部行急诊清创,血管探查和(或)修补。31例急诊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其中18例术后感染,6例因肢端坏死而截肢;42例行石膏外固定,其中5例术后感染,1例因肢端坏死而截肢;5例行跟骨牵引;8例行外固定架治疗。结论 合并动脉损伤的胫腓骨开放骨折,早期彻底清创至关重要。血管损伤应急诊予以修复,骨折不宜一律内固定。可利用的软组织无张力地覆盖骨、肌腱及血管,残余创面留待Ⅱ期闭合。  相似文献   
1000.
自2004年8月~2006年12月,笔者供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71例,并发症23例。现对合理应用解剖型钢板作一讨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