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6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5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96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33篇
  3篇
中国医学   189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12.
13.
黄褐斑冶疗方法颇多,但有些效果不甚理想。在2001年2月—2002年12月的临床工作中,我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黄褐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病人均为门诊患者,共54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50例,年龄18~45岁,病程20天至半年。皮损为面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分布于颧、颊部位48人,口周围 6人,状如蝶形。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抑郁、神经衰弱、胸肋胀满或少寐多梦、面部烘热,女性患者5人伴有月经不调、舌润  相似文献   
14.
15.
16.
2001年2月~2005年6月有57例妇女腰(肾区)痛病患者来我院就诊。经尿液检查,B超检查等辅助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以及问诊情况,让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3~8周,平时注意适度饮水及休息,采取上述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7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6岁  相似文献   
17.
大补地黄丸治疗11例干燥综合征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徐宜厚 《中医杂志》1990,31(8):42-43
干燥综合征在结缔组织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居第二位,可见,本病不仅并非少见,而且有日益明显增多的趋势。笔者宗《临证指南医案》大补地黄丸为主治疗本病11例,获效满意,现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从1987年元月至1988年12月间,应用  相似文献   
18.
1 地黄的药理及药效近代中医学认为,干地黄和生(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具解热镇痛作用;熟地黄则有补血、滋养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地黄含有如下成分,糖类:D-葡萄糖、D-半乳糖、D-果糖、蔗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水苏糖等;甾醇类化合物:谷甾醇;环烯醚萜甙类:梓醇。地黄各成分除用甲醇提取的梓醇对小鼠糖尿病有降血糖作用外,其他成分尚未研究。动物实验证实,地黄的热水或酒精提取物有降血糖、利尿作用,还有强心作用,小剂量收缩血管,大剂量则扩张血管;有人认为其强心作用和肾血管扩张作用引致利尿作用。有人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结核性脑膜炎常以精神萎靡不振,沉默寡言或表情痛苦,烦躁,话多,易激惹,对声、光刺激敏感,睡眠不安等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结核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作者综合临床所见,对我院门诊治疗的非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常怡勇 《大众健康》2006,(11):84-85
近年来。由于一些保健品、滋补品被过分夸大疗效及厂家虚假广告的宣传,使人们对其失去了信心。而作为传统中药补品的六味地黄丸却悄无声息地走进了“保健品”的行列。有不少男性把六味地黄丸当成了补肾壮阳的良品。还有的中老年人。只要腰酸腿疼。就认为是肾虚。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来“强身健体”。也有人把它当作降糖药。用于防治糖尿病。不难看出。人们已经走入了把六味地黄丸当作“养生保健品”的误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