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62篇
  免费   812篇
  国内免费   402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544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548篇
口腔科学   510篇
临床医学   5690篇
内科学   2183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296篇
特种医学   4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172篇
综合类   7195篇
预防医学   1666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2976篇
  44篇
中国医学   881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627篇
  2020年   681篇
  2019年   668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568篇
  2015年   677篇
  2014年   1222篇
  2013年   1177篇
  2012年   1593篇
  2011年   1730篇
  2010年   1552篇
  2009年   1469篇
  2008年   1546篇
  2007年   1441篇
  2006年   1294篇
  2005年   1331篇
  2004年   1079篇
  2003年   911篇
  2002年   639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1 毫秒
81.
重度有机磷中毒引起呼吸衰竭非常常见,往往是中枢性和周围性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常因有机磷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能神经,可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有机磷还可有直接的神经毒性作用,此外其他并发症所致的中枢缺氧均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周围型呼吸衰竭常因呼吸肌麻痹、气道痉挛阻塞、肺水肿等周围性因素所致。有效地给氧和及早行机械通气治疗,足急救成功的先决条件。2002—2005年我院采用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23例,成功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在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及手术后的呼吸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但是常规的人工机械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通常所说的有创通气),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也往往不能被老年病人的家属接受,而且由于取消了上呼吸道屏障的湿化作用等功能,也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因此尽管其疗效确切可靠,临床上常等到呼吸衰竭发展到相当严重,已危及生命才考虑进行有创通气。目前随着医学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呼吸机性能的不断完善,无需插管、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无创通气应运而生,正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以下主要对于临床上大家应用最广泛的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无创呼吸机在老年病人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做一概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3.
应用冲洗式气管导管囊上分泌物吸引预防VAP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冲洗式气管导管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将ICU118例行经鼻气管导管并机械通气(MV)的患者分为A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B组(普通气管导管组).A组插管后每小时行吸引声门下分泌物,定时经胃管注入0.5%美兰20mL,观察咽及(或)胃-气囊上-下呼吸道返流和误吸情况.同步收集咽拭子、气囊上分泌物、呼吸道痰液及胃液行细菌学检查.结果 A组误吸率及1周内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05,而1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5.第一周以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球菌居多,两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无差异.结论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囊上分泌物吸引可有效控制和延缓误吸发生并能有效防控早期非发酵菌所致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4种黏结剂对牙本质黏结强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两种第六代黏结剂-XenoⅢ、AdaperPrompt与两种第五代黏结剂-Singlebond、Singlebond2两两之间黏结强度的差异,为临床选择黏结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暴露新鲜拔除的牛牙根牙本质,按照上述4种黏结剂各自的操作要求进行黏结,测试标本的微拉伸强度(μTBS)和剪切强度。结果:XenoⅢ、AdaperPrompt、Singlebond和Singlebond2的微拉伸强度(MPa)依次为:20.87±4.88,24.81±5.24,30.41±3.48,31.61±6.95;剪切强度依次为:14.85±4.26,17.23±2.57,19.18±5.65,20.92±3.73。结论:第五代黏结剂较第六代黏结剂具有更高的黏结强度,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在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时,采用机械通气后的并发症,是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一个特殊类型。为了帮助临床医生在获得病原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之前预测VAP的致病菌,从而及时准确地应用抗菌药物,笔者收集了2002年5月-2006年5月在我院ICU病区住院,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且并发VAP的患者72例,对其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湿肺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创伤性湿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部损伤,病情严重者应适时使用呼吸机。传统的机械通气也能引起肺损伤,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ICU在2004年1月~2005年5月对收治的17例严重外伤所致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实施了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同时采用了具有细菌过滤功能的热湿交换器(HMEF)及低压吸痰的护理方法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救治。  相似文献   
87.
重症肌无力病人撤机困难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凌晖 《现代护理》2006,12(27):2575-2576
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的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可发生延髓支配肌肉和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通气功能,出现呼吸肌麻痹,如不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可危及病人的生命[1]。机械通气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辅助呼吸衰竭病人呼吸,以达到预期目的。需中断呼吸机治疗时,常有许多困难,因原发病、感染控制不佳、病情不稳定而仓促脱机外,营养不当及心理因素也是引起病人依赖呼吸机难以脱机的因素[2]。据临床观察表明[3]:80%的重症肌无力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大于72h,此时撤机失败率高,是临床…  相似文献   
88.
周建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38-2539
5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预防机械通气并发症方面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3-68岁。呼吸机辅助时间5小时-21天。2例死亡,48例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无死腔气管插管能否提高急性呼吸衰竭常规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应用一种新型无死腔气管插管和普通聚氯乙烯气管插管对正常和急性肺损伤兔进行常规通气,对两种气管插管的肺气体交换和气道内气体动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比较。无死腔气管插管用2根Potex气管插管远端3cm处纵切后对粘而成。5只新西兰成年兔,麻醉下气管切开,在持续应用潘龙阻断自主呼吸条件下,随机用新型气管插管和普通气管插管Servo900C进行机械通气,每次持续30分钟,测定并记录动脉血压、气道压力、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呼气末CO2浓度。结果:在正常肺和急性肺损伤条件下,新型气管插管可使所有动物的PaCO2和生理死腔/潮气量(VD/VT)下降,PaCO2分别下降1.40±0.20kPa(1kPa=7.5mmHg)和1.60±0.30kPa(P<0.01),VD/VT分别下降0.13±0.02和0.15±0.04(P<0.01);PaO2、气道压力和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结论:无死腔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常规机械通气效率。  相似文献   
90.
汪亚玲  李超 《云南医药》1997,18(4):284-285
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21例分析汪亚玲李超李文婷目前,机械通气已普遍地应用于各类危重病患者的呼吸支持治疗中,但长时间呼吸机治疗,常发生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这种院内感染常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我院中心ICU科66例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