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69篇
  免费   991篇
  国内免费   50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97篇
妇产科学   187篇
基础医学   568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6000篇
内科学   6749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426篇
特种医学   4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764篇
综合类   10235篇
预防医学   4748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5555篇
  112篇
中国医学   2542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974篇
  2022年   772篇
  2021年   1025篇
  2020年   1069篇
  2019年   978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816篇
  2016年   882篇
  2015年   1107篇
  2014年   2387篇
  2013年   2254篇
  2012年   2776篇
  2011年   2910篇
  2010年   2707篇
  2009年   2443篇
  2008年   2732篇
  2007年   2073篇
  2006年   1684篇
  2005年   1828篇
  2004年   1590篇
  2003年   1325篇
  2002年   786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174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血糖水平对18F-FDG 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糖水平对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行体格检查或评价肿瘤性质的受检者,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9组(组间距为1mmol/L),第1组为血糖正常组,即血糖<6.0mmol/L(10例);第2~9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分别为6.0~6.9mmol/L(11例),7.0~7.9mmol/L(13例),8.0~8.9mmol/L(11例),9.0~9.9mmol/L(11例),10.0~10.9mmol/L(8例),11.0~11.9mmol/L(6例),12.0~12.9mmol/L(5例),≥13.0mmol/L(5例).受检者做完PET/CT检查后,图像质量由2位有经验的医师独立判断.同时根据肝不同层面的标准摄取值(SUV)最大值(SUVmax)及SUV平均值(SUVavg)分别计算肝图像噪声.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9组之间图像质量评分、肝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第2~9组图像质量评分、肝噪声分别与第1组进行比较,第2~7组与第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8,9组与第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评分低于第1组.(2)血糖水平与图像质量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5);血糖水平与肝噪声呈正相关(SUVmax、SUVavgr值分别为0.33和0.60,P均<0.05);SUVavg所算噪声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优于SUVmax.结论 图像质量随血糖水平的升高而下降,血糖<12.0mmol/L时与血糖正常者PET/CT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当血糖水平≥12.0mmol/L时图像质量将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2.
我今年68岁,患2型糖尿病17年。在患病之后几乎10年的时间,我服用过多种降糖药物,也试用过众多的偏方,自然也走了不少弯路。后来终于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对糖尿病采取正规治疗,服用糖适平后,血糖控制逐渐趋于平稳。但2008年12月我被医生诊断为轻度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73.
空腹血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空腹血糖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入选257例无糖尿病病史AMI患者。测量患者入院时血糖(AG)和禁食至少8h后的血糖(FG)。随访患者30d,分析AG和FG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共24(9.3%)例无糖尿病病史患者在AMI后30d内死亡。FG正常组死亡2例(1.5%),FG升高者的第一、第二、第三个三分位数组分别死亡4例(9.8%)、5例(12.2%)、13例(31%)。和FG正常组患者相比,校正后的30d死亡的相对危险比(OR)随FG三分位数的增加而增加,第一、第二和第三个三分位数组分别为:2.5(95%CI,0.71~8.5;P=0.011),8.6(95%CI,3.2~23.5;P=0.0005),12.7(95%CI,4.5~36.4;P<0.0003)。同FG和AG都正常的患者相比,AG升高FG正常预测患者30d死亡的OR为0.69(95%CI,0.25~3.80;P=0.59);AG正常FG升高者为3.6(95%CI,2.1~11.5;P=0.04);FG和AG都升高者为10.6(95%CI,4.3~25.6;P<0.0001)。镶嵌模型的比较显示AG并不能增加FG模型预测30d死亡(2=5.2,3df,P=0.20)或预测30d死亡和心力衰竭(2=4.8,3df,P=0.31)的价值。相反,FG却能增加AG模型预测30d死亡(2=24.5,3df,P=0.0001)或预测30d死亡和心力衰竭(2=24.7,3df,P=0.0001)的价值。结论无糖尿病病史AMI患者30d死亡率随AG和F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FG比AG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74.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组建的联合技术制定组于2006年11月在瑞士13内瓦召开会议,回顾更新了现行的WHO指南,发布对糖尿病和中间高血糖(intermediatehyperglycemia)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该评议报告不赞同将空腹血糖正常值切点定为5.6mmol/L,不赞同将IFG与IGT称为糖尿病前期,建议统称为中间高血糖;提出空腹血糖在6.1~6.9mmol/L的个体需要进行OGTY以确定糖耐量状态。该评议报告为糖尿病和中间高血糖的定义和诊断提出7项建议。中国著名糖尿病学专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总编辑潘长玉教授作为技术制定组成员,参加了该项讨论。该报告已于2006年12月3~7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第19届IDF大会上正式公布并散发,详情见本期附录6b-1。  相似文献   
75.
血糖仪的调码是指不同批号的试纸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批间差异,因此,在使用不同批号的试纸测试血糖时,需要血糖仪根据试纸上的密码校准批间差异。目前市场上的血糖仪大多在更换试纸时必须先手动调整血糖仪的代码或手动插入试纸盒内专用的代码卡。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制备止渴丸,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益气养阴和活血化淤两类药物并施,治疗2型糖尿病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止渴丸总有率效为92.9%,明显优于六味地黄丸。结论 该制剂疗效确切,质量可靠,无毒副作用,由此提示可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7.
那格列奈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速效型餐后降血糖药。1999年8月首次在日本上市,2000年12月22日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本品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我国已开始生产,如正大晴天生产的贝加等。那格到奈用于饮食和锻炼控制无效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或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用能较好的控制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78.
79.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梗塞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而脑梗塞的急性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使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病区使用胰岛素泵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保证病区胰岛素泵的正确作用,切实达到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健全病区胰岛素泵使用管理制度,规范胰岛素泵操作规程;对病区护理人员系统培训,以保障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结果 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422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满意,未发生使用故障.结论 病区胰岛素泵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了胰岛素泵的安全使用,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