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6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266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99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952篇
内科学   50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24篇
特种医学   4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80篇
综合类   1778篇
预防医学   584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832篇
  8篇
中国医学   672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31.
本文研究了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家兔脑血流减少对外周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切断双侧窦神经的条件下,阻断单侧或双侧颈动脉血流可致SBP和DBP升高;在同时用六甲双铵处理的条件下,阻断颈动脉血流也可使SBP和DBP升高,且双侧阻断颈动脉血流对SBP和DBP的影响较阻断单侧的明显。这提示脑血流减少所致的血压升高可能还有神经反射外的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32.
复方黄芪饮改善老龄小鼠记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饮对老龄小白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然衰老小白鼠作为模型,观察该方对老龄小白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记忆再现功能影响,并活体检测老年小白鼠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大脑皮质的乙酰胆碱(Ach)和脑尾核的多巴胺含量。结果:复方黄芪饮可明显提高小白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记忆再现功能,改善老年小白鼠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提高大脑皮质的乙酰胆碱(Ach)和脑尾核的多巴胺含量。结论:复方黄芪饮保改善小白鼠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与该方能提高脑血流量、调节相关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3.
采用脑加强治疗40例急性脑外伤,说明说明能明显提高患者GCS评分与脑血流量,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脑加强能明显改善脑外伤后的脑缺血改变。  相似文献   
34.
48例人工瓣置换与先心修补病人,术前与术中用TEE连续检查心脏停跳前、体外循环中及手术完成后,腹主、肾、脾、颈总、眼、眼及挠动脉的血流动态变化过程,并对照TEE超声与右心导管同时检测肺动脉输出量的相关性,结果为:10例肺动脉输出量TEE与右心导管测值为5.93±1.6L/分与5.6±1.9L/分,两者相关密切(R=0.94)提示超声半定量有一定可靠性,比较术前、术中心脏停跳前及外循环灌注和手术完成后内脏与外周血流速度,血流量变化的比率发现:①全麻后较术前腹主、肾、脾及外周血管等内径变化较小,血流速度下降1.5~12.3%,血流量除脾外下降13.0~36.7%肾最明显。②体外循环中血流速度,较停跳前下降31.5~50.8%(P<0.01),脾为4.4%。③由于机械动力与足够的灌注量体外中血流时间速度积分面积,较心脏停跳前上升35.5~207.5%。故各血管的血流量上升11.2~40.1%。④手术完成心脏病变矫正,复跳后,各脏器与外周血管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均较体外循环中及术前升高(见附图),说明心脏病变的解除可改善内脏与周围血管的血液循环 所以我们认为,心脏病术中TEE检测肺动脉输出量与同步右心导管检查相关好,经术前心脏术中、术后、TEE连续检测比较发现心脏病矫正后内脏及外周血供改善。  相似文献   
35.
在海拔3417m对18名健康世居藏族和16名移居汉族用Jeager气体代谢自动分析系统和心阴抗图测定了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时的SV、CO、PEP/LVET和SaO2。结果显示:在海拔3417m测得AT值明显低于海平面;世居藏族AT出现较晚,并且AT时的功率、VO2、MV、HR、CO、SV均高于移居汉族,而PET/LVET比值小于移居组;两组的SV峰值出现时间不同,蕊居组在AT或AT以后出现的占72%  相似文献   
36.
选用合格大鼠96只,平均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隔下迷走神经切除组、胃窦切除组。分别测定应激前后各组大鼠损伤指数、胃粘膜血流量及生长抑紊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应激后60min时损伤指数分别为5.67±1.5、5.78±1.4、3.55±0.79、3.98±0.83,90min时分别为17.8±2.53、19.65±2.7、5.83±0.81、6.35±1.24。应激前各级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分别为124.83±13.04、123±13.2、102.3±11.08、120.7±12.3。应激后30min各为94.3±11.5、92。7±11.3、84.1±7.76、00.3±10.8,应激60min后行为75.9±9.4、73.7±10.7、71.3±6.88、71.1±8.3。应激90min后各为55.8±8.3、57.0±9.1、52.3±9.4、52.4±10.4。应激前Ⅰ、Ⅱ、Ⅲ、Ⅳ组大鼠胃粘膜生长抑素含量各为52.17±8。07、50.8±9.3、71.5±10.09、35.9±8.53。应激30min后各为12.3±10.7、0.9±9.2、83.16±8.15、30.8±7.5。应激60min后各为3?  相似文献   
37.
急诊血液透析在救治急性肾衰,药物,毒物中毒时,需要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确保透析的顺利进行,血管通路是患者逾越的第1道障碍,也是患者得以生存的生命线。目前建立血管通路有几种方法,但动静脉直接穿刺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急性肾衰病人抢救过程中,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方法,为救治病人赢得了时间。保证了急诊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应用力学因素检测膝关节功能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利用测力平台测量得到人体下肢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曲线,用数学方法确定力学曲线的最大值F和曲线特征值R.结果给出51例骨关节炎患者的分析数据,并给出30例正常人的结果作为对照.结论应用力学因素可以有效地检测膝关节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国产前列腺内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2例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的患者,置入46枚前列腺内支架.支架均为国产镍钛记忆合金编织而成.结果42例患者中,36例置入支架后立即自行排尿,5例因前列腺增生过大前列腺尿道部过长或支架位置不理想,置入一个支架,排尿仍有困难,再次置入第二个支架后,立即自行排尿,但2例出现长期的尿失禁;1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置入支架1周后排尿困难未改善,而进行外科手术治疗.36例生活质量积分0~3分,29例术后随访6~21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27.49±4.21,术后6.89±3.76(P<0.001),最大尿流率术前(1.78±3.89)ml/s,术后(13.91±3.56)ml/s(P<0.001).结论国产前列腺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虽然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但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一次和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 1次和≥ 2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 ,初步探讨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 方法 :1999年度出院的 8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调查 ,使用自制的再住院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表 ,于 2 0 0 3年 12月底前电话或入户调查出院后至少 4 8个月的情况。 结果 :6 6 4例完成调查 ,分为 1次住院组 (333例 )和多次住院组 (331例 )。用生存分析 (Kaplan Meier公式 )比较两组未再住院率 ,12个月末 (分别为 6 7 0 %和 6 1 6 % )、2 4个月末 (5 6 2 %和 4 8 9% )、36个月末 (4 6 0和 35 1% )和 4 8个月末 (4 1 1%和 2 8 7% )。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显示 ,与药物依从性、生活事件、自知力和家庭照顾相关 (P <0 0 5 ) ,药物依从性对再住院的贡献值 (1 719)最大。 结论 :1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较多次住院者低。药物依从性是影响再住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