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06篇
  免费   2400篇
  国内免费   713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403篇
口腔科学   273篇
临床医学   3038篇
内科学   2783篇
皮肤病学   180篇
神经病学   491篇
特种医学   4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22篇
综合类   7874篇
预防医学   1196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9277篇
  115篇
中国医学   1545篇
肿瘤学   2366篇
  2024年   328篇
  2023年   1010篇
  2022年   1045篇
  2021年   1602篇
  2020年   1545篇
  2019年   1819篇
  2018年   862篇
  2017年   1453篇
  2016年   1381篇
  2015年   1486篇
  2014年   2189篇
  2013年   2062篇
  2012年   2236篇
  2011年   2093篇
  2010年   1725篇
  2009年   1393篇
  2008年   1306篇
  2007年   1082篇
  2006年   850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国产恩替卡韦(ETV)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抑制效果、血清球蛋白和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按数表法将80例血清HBeAg阳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EVT组和阿德福韦酯(ADV)组,每组各40例。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EVT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ADV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情况,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记录两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HBV-DNA载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EVT组HBV-DNA载量(2.20±0.64) LgIU/mL低于ADV组的(2.92±0.86)LgIU/mL,EVT组HBV-DNA载量降低值(3.46±0.98)LgIU/mL高于ADV组的(2.95±1.01)Lg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T组HBV-DNA转阴率95%、HBeAg转阴率67.5%均高于ADV组的77.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两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明显下降,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T组血清IgG(13.22±2.91)g/L、IgA(3.39±1.01)g/L、IgM(1.56±0.28)g/L低于ADV组的(15.34±2.95)g/L、(4.00±1.07)g/L、(1.75±0.31)g/L,EVT组补体C3(1.19±0.33)mg/L、C4(0.28±0.08)mg/L高于ADV组的(0.95±0.18)mg/L、(0.24±0.0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药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疲乏、肝区不适、失眠和谷丙转氨酶(ALT)异常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阳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给予EVT抗病毒治疗能显著抑制HBV复制,降低血清IgG、IgA、IgM和提高补体C3、C4水平,对促进体液免疫功能恢复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丽娟  黄叶盛  龚晓兵 《内科》2014,(6):652-655
目的对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年01月01日至2014年06月0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Pubmed数据库、Google Book Search等有关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补充手工检索文献。应用Rev Man5.2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8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入选标准,共74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中接受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共372例患者(试验组),371例患者单用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体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4.9%,RR:1.23,95%CI:1.16~1.32,P0.000 01),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烧心反酸等症状显效率(64.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2.0%,RR:1.54,95%CI:1.34~1.77,P0.000 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40,95%CI:0.71~2.78,P=0.33)。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用多潘立酮,安全性好,可以成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孕期牙髓炎一次性根管预备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53例孕期牙髓炎患者,采用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单独麻醉或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麻醉,进行一次性根管预备,Vitapex根管糊剂暂封,待患者顺利生产后再常规根管充填,半年后拍片评价疗效。结果痊愈46例,有效6例,1例冠根折断后拔除。痊愈率87%,总有效率(痊愈加有效)为98%。结论使用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对孕期牙髓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预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口腔鳞癌细胞CIAP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PTP(顺铂+替尼泊甙+平阳霉素/博莱霉素)方案化疗效果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初步评价其表达水平是否可以指导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检测了42例原发晚期口腔鳞癌标本化疗前后CIAP1的表达情况,评价其化疗前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比分析化疗前后CIAP1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42例口腔鳞癌标本中CIAP1在胞质及胞核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胞质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及预后显著相关。化疗前后口腔鳞癌标本中CIAP1的表达没有相关性。结论:胞质CIAP1表达水平是临床PTP方案化疗疗效及患者预后的一个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95.
2007—12-13患儿第5次复诊,检查见 1 已大部分转向唇侧.刖近远中径轴线与腭侧Nalice托牵引钩之间挂的链状橡皮圈已呈直线。预示Nance托牵引钩挂链状橡皮网的支点作用有限,同前的弹力牵引主要足唇侧的链状橡皮阁在发挥作用.见图9。  相似文献   
996.
图5为患儿2007-10-07来今院接受正畸治疗,初戴矫治器时拍摄的图像、从图片中可清晰地看到该患儿已拔除右上乳侧切牙,为相邻扭转中切牙的矫正提供了必要的间隙。使用改良的2×4技术(即2×2):上颌采用附牵引钩的Nance托作为支抗装置,  相似文献   
997.
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分别获得白血病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剂、胶囊的首仿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成为该品种的国内首仿企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中,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组(A组)36例,采用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组(B组)32例,采用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3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迟发性腹泻和胆碱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但A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安全性好,可以考虑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国产瑞替普酶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03-2011-10我院年龄≤75岁的STEMI患者32例,给予国产瑞替普酶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90min临床判断血管再通24例(75.0%),5例(15.6%)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全部患者住院期间无严重出血、过敏及死亡事件发生。结论:国产瑞替普酶联合磺达肝癸钠是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用药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前后血浆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2例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APE患者给予瑞替普酶18mg+18mg静脉溶栓治疗,分别观察溶栓前及溶栓6h后患者临床表现、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水平,溶栓12~24h复查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成像或核素肺灌注显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血管再通患者37例(88.1%),其NT-proBNP浓度和肺动脉压力均较溶栓前显著下降[(8 672.4±201.7)pg/ml︰(1 559.8±23.5)pg/ml,(52.82±17.34)mmHg︰(38.13±12.32)mmHg,1mmHg=0.133kPa;均P<0.01)],且NT-proBNP浓度下降幅度与肺动脉压下降幅度、右心室/左心室比值密切相关(r分别为0.61、0.54);溶栓前后cTn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未通患者5例,其溶栓前后NT-proBNP、cTnT及肺动脉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对APE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动态检测NT-proBNP浓度可作为评价溶栓再灌注成功与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