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6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18篇
内科学   154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508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409篇
  3篇
中国医学   398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577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源于《金匮》是钱仲阳从肾气丸中减桂附而成。钱氏认为小儿乃稚阳纯气之体,尤补阳之法,故用此方以治小儿肾虚诸证。经过钱氏的化裁《金匮》肾丸使分为补阴,补阳两个不同的方剂,金匮肾气丸的功能是温补肾阳,补水中之火,六味地黄丸的功能是滋阴补肾,补肾水之不足,两个方剂都是治疗肾虚,但一者温阳化气以治虚寒,一者滋阴配阳以治虚火,其义各有不同,所以临床上用于治疗疾病的症候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邵淑娟 《北京中医药》2008,27(9):724-727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等11味药组成.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其在中医现代临床被广泛应用,且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对其临床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对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抗血小板、抗凝、降脂、扩张冠状动脉、降压、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复方苏欣康颗粒;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并判定疗效。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O%,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其中以对心悸、自汗及心肾阳虚的改善最显著(P均〈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36.7%)低于对照组(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药复方苏欣康结合常规手段治疗ACS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ACS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医血的生成理论、历代补血名方180首和近代补血验案100例的文献搜集、整理研究,概括出中医补血组方的规律性内容。中医补血方主要以补气、养血、填精,安神、生津液和活血六大类药配伍为其基本结构;中医补血有益气生血、填精补血、安神养血、生津养血和活血生血五种基本治法;体现各补血法的具体方剂则分别以益气、填精、安神、生津液和活血类药在方中配伍占较大比重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是治疗气阴不足的常用方剂,我院用其治疗心源性哮喘属气阴两虚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何谓“汉方药”? “汉方药”(漠方蕖)是由数种生药组合而成,各药分量是遵古方所载,业已沿用数百乃至两千余年的传统方剂。某些煎剂(依现代技术制成)现亦列入日本医保范畴。  相似文献   
17.
刘宁  吴结华 《工企医刊》2006,19(5):51-53
中医中药是民族瑰宝,中华国粹,是几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据统计,我国现有记载的中药方剂10万余,单方、验方万余,大都以饮片汤形式应用。其疗效毋庸置疑,然而“半碗泥沙半碗汤”是汤剂的真实写照,传统成药也是粗、大、黑。不要说是文化背景迥异的外国人,就是国人也是望药兴叹。中药企业,研究机构亟需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抛弃只重疗效,死守典籍的观念,开发出国际化、现代化、服用方便的新剂型,在满足国人需要的同时,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造福全人类。作为中医中药的发源地,我们有着无与伦比的经典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优势,中药出口却远低于日本…  相似文献   
18.
晁恩祥,男,1935年7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对内科疑难病、脾胃病、肺系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制了"固本止咳夏治片"、疏风宣肺治疗哮喘及咳嗽型哮喘等有效方剂,特别对疑难杂病的治疗经验独到.  相似文献   
19.
古代解酒方用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古代解酒方,总结常用有效药物,探索用药规律及治法治则.方法收集古医籍中的解酒方,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解酒方429首,建立数据库后频数分析显示甘草、陈皮、葛根、茯苓、砂仁、人参等药物为解酒方高频药物,相关分析表明多组解酒药物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聚类分析进一步指出了解酒方中的药物配伍关系.结论由统计数据推导得出的用药规律,与传统"上下分消其湿"的治法相吻合,可应用于临床酒精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和中药解酒制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20.
周永学  任小宁 《陕西中医》2009,30(10):1352-1354
目的:探讨张仲景寒热并用方剂配伍规律与经验。方法:研究《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和方剂,整理探寻寒热并用配伍方法与经验。结论:寒热并用是方剂配伍的精华,要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根据病因病机确定是否寒热搭配和药物选择。组方时要熟识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特点,力求恰中病机,相助无过,性味平和,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