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3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91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12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148篇
内科学   140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33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3072篇
预防医学   886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061篇
  49篇
中国医学   816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674篇
  2012年   830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中国执业药师》2009,(11):52-52
以下是我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关于阿司匹林与依那普利合用的描述: 1.依那普利和阿司匹林同吃,是一个错误。因为普利类是通过提高缓激肽而发挥作用。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缓激肽而发挥作用。二者相互拮抗(抑制),所以不能同吃。  相似文献   
82.
伴有大动脉闭塞性疾病(large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LAOD)的急性卒中患者有着与众不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对抗凝治疗町能有不同的反应。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和药物治疗学系的Wong等在伴有LAOD的亚洲急性卒中患者中对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那屈肝素钙(nadroparin calcium)与阿司匹林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5只体重为220~250g的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于T10部位置入后路渐进式压迫装置,制作成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组,3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30只)和假手术组(C组,5只)。应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标记技术,分别于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1、3、7、14、28d做行为学评价,并取材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A、B组均发现细胞凋亡,A组与B组细胞凋亡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行为学评价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与运动功能改变具有相关性。结论 阿司匹林对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后所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研究硫酸氢氯吡格雷(秦嘉)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61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依照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者和阿司匹林抵抗(AR)者,将138例AR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R—A组)、泰嘉治疗组和泰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AR~C组)。472例AS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对照组。4组患者给予严格的药物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4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治疗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1月后行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内缺血型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泰嘉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0.01);较少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P〈0.01),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P〉0.05)。对存在AR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用泰嘉和联合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缺血性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低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P〈0.05或P〈0.01)。结论泰嘉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不仅安全,而且能提高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6.
将65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病人,用拜糖苹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及UAE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空腹(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PPG)明显下降,服卡托普利治疗可使UAER明显下降.结论拜唐苹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的方法之一,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7.
阿司匹林是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用于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但长期随访中发现,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仍有可能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或在实验中发现阿司匹林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这种现象称为阿司匹林抵抗。本文论述环氧合酶的生物学功能及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然后分析环氧合酶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妇女医院近日发布一项历时4年的联合研究结果,布洛芬、泰诺等在药店可以直接购买的常见止痛药对妇女的血压有不利影响,过量服用易造成高血压。只有阿司匹林对妇女血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9.
汪国良 《现代保健》2009,(33):61-6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阿司匹林联用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单用尼莫地平组31例,40mg,每日3次口服;B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组30例,每天100mg顿服;C组:联合尼莫地平与肠溶阿司匹林组31例,其服用方法与前两组相同。疗程均为1月。结果A组治愈15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67.74%;B组治愈6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36.67%;C组治愈19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3.55%。结论尼莫地平加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有效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90.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梗塞和阿司匹林抵抗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发生脑梗塞与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关系,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 既往服用过阿司匹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40例,其中合并脑梗塞16例,定义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无脑梗塞24例,定义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通过血小板聚集仪测血小板聚集率,普通血清化学免疫法测CRP,酶法测血脂.结果 两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二磷酸腺酐(ADP)及肾上腺素(EPI)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PAG(M)]及一分钟聚集率[PAG(1)]AR组明显高于A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示ADPPAG(M)>60%,EPIPAG(M)>60%及两者均>60%的人数比例AR组明显高于AS组(P<0.05).AR组阿司匹林剂量明显低于AS组.血清CRP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VAF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后仍有PAG(M)及PAG(1)增高可能发生脑梗塞,存在AR,阿司匹林剂量不足可能是产生AR的因素之一.体外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以达到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避免阿司匹林治疗失败,对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梗塞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