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0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10篇
口腔科学   849篇
临床医学   2307篇
内科学   160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2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404篇
综合类   3964篇
预防医学   640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181篇
  16篇
中国医学   4782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884篇
  2011年   995篇
  2010年   1063篇
  2009年   983篇
  2008年   1042篇
  2007年   1041篇
  2006年   983篇
  2005年   1005篇
  2004年   1033篇
  2003年   906篇
  2002年   849篇
  2001年   714篇
  2000年   569篇
  1999年   458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笔者近年来,据临床经验,用牵引、按摩及药物外敷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方牵引矫治Angle Ⅲ类功能性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联合矫治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软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单纯前方牵引组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矫治组上、下颌软组织的变化均十分明显,能较快改善侧貌外形。而单纯前方牵引组侧貌改善较慢,一般需要半年以上。在矫治后上唇前移明显,下唇基部无明显后移。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对上下颌软组织矫治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64.
李瑛  费攀  潘丽华 《中医正骨》2010,22(12):79-79,83
颈、腰椎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15.9%,且有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牵引疗法是目前治疗颈、腰椎疾病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现有的牵引设备存在操作不便、体积庞大、费用高昂及功能单一等弊端。我们根据“颈腰同根”的原理所设计的颈腰牵引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牵引加脊柱推拿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我科采用牵引加脊柱推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后1-2年的疗效追踪。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90.1%,其中治愈21例,&63.6%;好转9例,占27.3%;未愈3例,占9.1%。结论:牵引加脊柱推拿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青少年腰椎正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和各种物理因子的治疗等,经治后大多数患者可以缓解症状或治愈。我科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推拿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并与单纯牵引、推拿方法治疗的45例相对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笔者自2002年采用牵引、手法配合中药导入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8.
胡神笔  王肃 《江西中医药》2009,40(11):53-54
我科采用微电脑控制电动牵引床(颈、腰椎二合一型)和三维正脊仪两种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李博  孙秀艳  卢艳玲 《中外医疗》2009,28(16):43-43
目的观察正畸牵引桩冠修复处理前牙根冠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颗根冠折前牙,常规根管治疗后,利用正畸牵引法延长牙根,达到理想牙冠修复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桩冠修复。结果18颗患牙矜向垂直移动2~5mm,历时4~10周;观察2年,所有患牙修复体完好稳固,X片未见根吸收,牙周情况良好。结论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处理前牙根冠折,克服了传统修复的缺点,既保存了牙根,又保持了正常的牙龈外观,临床疗效确切。但18岁以下患者需延长牵引后的保持时间,并用临时冠进行过渡性修复。  相似文献   
70.
自Pho[1](1979年)、程国良等[2]报道以血管、神经、肌腱一期转位再植成功后,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由再植的禁忌证转为相对适应证。我们采用前臂掌侧静脉倒植桥接拇指主要动脉解决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再植中动脉修复问题2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