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31篇
  免费   5358篇
  国内免费   2088篇
耳鼻咽喉   348篇
儿科学   265篇
妇产科学   245篇
基础医学   5296篇
口腔科学   716篇
临床医学   14518篇
内科学   3889篇
皮肤病学   322篇
神经病学   4144篇
特种医学   1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351篇
综合类   19604篇
预防医学   7520篇
眼科学   216篇
药学   8345篇
  182篇
中国医学   10674篇
肿瘤学   1017篇
  2024年   1051篇
  2023年   3898篇
  2022年   3130篇
  2021年   3855篇
  2020年   3563篇
  2019年   3457篇
  2018年   1694篇
  2017年   2732篇
  2016年   3003篇
  2015年   3044篇
  2014年   4703篇
  2013年   4419篇
  2012年   5260篇
  2011年   5104篇
  2010年   4447篇
  2009年   3972篇
  2008年   4270篇
  2007年   3662篇
  2006年   2805篇
  2005年   2932篇
  2004年   2058篇
  2003年   1800篇
  2002年   1282篇
  2001年   1026篇
  2000年   745篇
  1999年   561篇
  1998年   433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早期机构化心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诊治的哮喘患儿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FEV1、PEF,IL-12、IL-13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FEV1、PEF、IL-12、IL-13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有助于哮喘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2.
刘楠 《健康博览》2020,(4):62-63
瑜伽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运动方式。研究表明,适当的瑜伽练习能改善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活性,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等。另外,练习瑜伽还可以提高认知能力,改善呼吸功能,帮助减少慢性疼痛等。但如果练习方法不正确,也会带来一些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危害。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分析该措施的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 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选取82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遵照均匀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将临床常规护理内容应用到对照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在应用临床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予以比较。结果与护理措施实施前相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与护理措施实施前相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8.34±6.03)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48.25±7.50)分(P <0.05)。结论于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陈梅  付丛会  沈志强  徐英  贾杰  吴毅 《临床荟萃》2020,35(4):357-361
目的 观察互动式歌唱表演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抑郁、精神行为症状及运动训练参与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条件≥60周岁AD患者6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受试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运动训练,对照组接受被动性音乐治疗,研究组接受以互动歌唱为主的主动性音乐治疗,1次/d,每次1小时,每周训练5天,持续干预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用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评分、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BEHAVE AD)评分、参与率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CSDD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CSDD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BEHAVE AD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BEHAVE AD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运动训练参与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歌唱表演可能对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抑郁和精神行为症状有着积极的疗效,同时对提高受试者运动训练的参与率可能有着更积极的疗效。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目的 探讨导致持续性特发性耳鸣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方法 分析870例持续性特发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听力学结果、耳鸣匹配实验、耳鸣残疾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与患者耳鸣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 结果 (1)性别(P<0.001)、年龄(P=0.010)、耳鸣主调声频率(P=0.005)、听力损失(P=0.037)、焦虑程度(P<0.001)、睡眠状况(P<0.001)在THI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程(P=0.053)、侧别(P=0.437)、主调声响度(P=0.120)在THI分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女性患者特发性耳鸣的程度较男性更为严重;低频较高频更扰人;焦虑程度和睡眠状况是影响耳鸣严重程度的因素,而病程、侧别、耳鸣主调声响度不是影响患者特发性耳鸣严重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79.
蒋岚  田慧军  黄伟 《陕西中医》2019,(8):1134-113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抗抑郁疗效以及对血清单胺类、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54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共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评价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并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7.8%,χ~2=4.964,P<0.05)。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DA、NE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5-HT、DA、N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LU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GLU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B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GAB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针灸联合黛力新治疗可调节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从而有效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评教评学模式在肿瘤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于该院肿瘤外科实习的88名护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护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有护生44名,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给予评教评学模式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护理带教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能力评价优良率是92.0%,对照组评价优良率是7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2,P=0.041<0.05)。观察组带教老师对护生综合能力评价优良率是90.9%,对照组评价优良率是72.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P=0.027<0.05)。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考核成绩均要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教评学模式在肿瘤外科护理带教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充分激发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改善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