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500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404篇
预防医学   36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11篇
  7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arquetteMars30 0 0动态心电图仪 ,对 36例 (4 9例次 )安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 ,分析起搏、感知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 :共检出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 17例 (2 4例次 ) ,检出率为 4 7.2 % ,有 5例 (7例次 )合并两项感知异常。所有感知异常除 1例在常规心电图中检出外 ,其余 16例只在动态心电图中发现。检出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 12例。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相应临床处理后 ,部分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异常消失。结论 :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异常多为间歇性的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感知异常的检出率较高 ,应是起搏器随访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起搏器若干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晓健 《心电学杂志》2006,25(1):47-52,61
近年来,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起搏器功能也不断增加和日益完善。从单腔起搏发展为双腔、三腔甚至四腔的多功能生理性起搏。感知功能也发展为感知体内生理、生化、神经活动以及正常和异常的各种心电活动,起搏模式能自动转换,起搏参数能自动调整、自动终止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抗心动过速等功能。由于增加了许多附加功能,使得起搏心电图变得越来越复杂。故需充分了解起搏器的一些特殊功能,以正确判断起搏器功能是否良好。  相似文献   
13.
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机体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感知错误,感受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将眩晕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系统性眩晕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临床可分为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治疗眩晕的方法很多,我们从2004年2月开始使用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前庭系统性眩晕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各医院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口服药大部分是采用的中心药房摆药模式。医院药剂科担负着为病人提供药品的工作。这种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挥药剂人员的专业上的专长,在药品合理使用,控制大处方等方面起到了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本文仅就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锋 《长寿》2005,(10):31-3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老年人一生很少有个头痛脑热的,精神矍铄;而有些人则被病魔缠身,甚至被夺去生命。这其中是何缘故呢?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的生老病死与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的强弱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人体有一套精密完备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系统,它们起到安内攘外、维护肌体内环境稳定、抵抗各种疾病的作用。这个开放的网络调节系统好像一个“流动脑”,它与颅腔内的“固定脑”密切合作,分别接受如细茵、病毒、花粉等非感知性刺激和声、光、味、触、疼痛等感知性刺激,对这些不同的信息适时做出各种防卫反应,以保护肌体的健康。如果该网络系统遭到破坏,则会影响肌体内环境的稳定,健康受到损害而疾病丛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和健康促进行为的关系及积极、消极情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IPQ)、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量表(GHP),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S)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广州市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三甲医院的高血压门诊就诊的2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抽样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总分为(24.74±4.45)分,健康促进行为总分为(71.78±8.70)分,积极情感总分为(20.15±3.55)分,消极情感总分为(12.16±3.11)分。相关分析显示,疾病感知、消极情感与健康促进行为呈负相关(P<0.01);积极情感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P<0.01);疾病感知与消极情感呈正相关(P<0.01),而与积极情感呈负相关(P<0.01)。双重中介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拟合优度检验(χ2/df)=1.641、近似残差均方根(RMSEA)=0.054、比较拟合指数(CFI)=0.961。积极、消极情感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验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SPSS)在老年癌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520份,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7;探索性因子中共提取出公因子3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5%;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GFI、CFI、IFI指标范围在0.855~0.921之间。结论 中文版社会支持量表在老年癌症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该人群感知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学生群体风险感知、自我效能和态度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体防护行为的关系,为疫情防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1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8所高校大学生4 092名进行问卷调查,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群体风险感知、自我效能和态度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体防护行为的关系。  结果  大学生情感风险感知(ARP)总分为(19.72±4.01)分,认知风险感知(CRP)总分为(14.56±3.64)分,距离感知(DIP)总分为(18.04±5.33)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7.27±6.74)分,态度信念总分为(26.15±4.54)分,个体防护行为总分为(25.67±4.45)分。情感风险感知(β=0.16)、认知风险感知(β=0.08)、态度(β=0.23)和自我效能(β=0.13)均与大学生个体防护行为正向相关(P值均 < 0.01),而距离感知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学生群体风险感知、自我效能和态度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体防护行为相关。高校应强化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关注态度,提高学生风险认知水平,促进校园疫情的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9.
和谐的夫妻关系不仅有助于男女双方的身体健康,对家庭的稳定,甚至个人的自信、社交能力、工作效率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其中性和谐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就来看看和谐性生活有哪些益处。1.有助于男性健康男性的健康、能力以及特有的男性特征,离不开男性雄激素的作用。研究发现,男性在性爱时可有效地促进雄激素的分泌,而雄激素有助于男性肌肉强壮和性欲的维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青少年的实际体重、感知体重并分析其与自尊水平的关系,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山东省某两所中学的1 534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及自尊量表对青少年进行调查,并测量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用Kappa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1%的青少年消瘦,12.7%的青少年超重,10.1%的青少年肥胖。青少年实际体重水平与其感知体重水平之间缺乏一致性(Kappa=0.325,P<0.001)。实际体型为肥胖组的青少年仅有19.4%的人正确地评估了自身的体重状况,正确率低于其它三组的青少年(P<0.001)。41.3%的青少年存在体重认知偏差。男生、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好,自评学习成绩好对青少年自尊水平起正向作用(P<0.01);青少年的感知体重水平,而非实际体重水平与自尊状况密切相关,感知体重水平为肥胖的青少年,其自尊水平较低(P<0.001)。结论 青少年实际体型和感知体型之间缺乏一致性,青少年的感知体重,而非实际体重与自尊水平关系密切。学校和家长应可以考虑从青少年对自身肥胖的感知方面着手,提高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