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4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52篇
内科学   47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11篇
综合类   3194篇
预防医学   973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764篇
  14篇
中国医学   1912篇
肿瘤学   51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526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1030篇
  2007年   825篇
  2006年   728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3年10月30~31日,和田县职业技术高中发生一起沙门氏菌属甲型副伤寒食物中毒。该校共有931名学生,均系住校生,教职工43名,发病42人均系学生.总罹患率为4.34%(42/968),其中男性3l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18岁。该校只有一所学生食堂,仅能供150名学生就餐,其余781名学生只能在校外附近餐馆就餐。经调查.在此次中毒暴发前曾有78人在校外某餐馆就餐,随后有42人出现不同症状的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其中有6人出现发热症状,有1人体温达39℃,就餐者的发病率为53.85%。  相似文献   
32.
丁丙诺啡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拮抗药,用于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小剂量纳洛酮复合丁丙诺啡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可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小儿全麻术后常易发生呕吐而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延长治疗时间,甚至可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如误吸、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为了尽可能减少呕吐的发生,笔者希望能找到一种疗效好、费用低、副作用小的用药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抗呕吐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3):1242-124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5岁。主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5天”于2005年7月18日入院。入院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上腹部和脐周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腹胀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6.6℃,P88次/min,R22次/min,BP16/12kPa(120/90mmHg)。中下腹膨隆,可见肠型无蠕动波,  相似文献   
35.
<正>患者,男,21岁,因厌食、伴食呕吐,于1988年3月入苏州市广济医院。患者于1986年春节首次  相似文献   
36.
术后镇痛10年后的质量控制探讨:1168例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术后镇痛的现状,探讨术后镇痛的质量控制问题。方法 回顾近3个月1168例术后镇痛所采用的镇痛方法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方法,了解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镇痛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的有关因素,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90%采用了连续硬膜外镇痛法,配方主要是小剂量吗啡复合低浓度布比卡因或罗比卡因,静脉镇痛主要采用吗啡复合氯诺昔康。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方法有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或阿扎司琼),氟哌啶,地塞米松等,单用或复合应用。连续硬膜外镇痛需要补救镇痛者约5%,静脉镇痛补救镇痛者约10%。PONV总体发生率低,妇科开腹手术低至20%,女性非妇科手术低至10%,剖宫产术低至1%,使用氟哌啶使妇科手术PONV降低约50%。1例高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2%,经停药、吸氧等处理好转。硬膜外导管脱落0.5%。瘙痒、头晕等并发症小于5%。通过补救镇痛,及时处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 硬膜外镇痛方法效果优于静脉镇痛方法,适度镇痛,减少镇痛药量,增加安全性,重视PONV的预防,及时处理镇痛不足和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术后镇痛质量控制的可行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呕吐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为了解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及探讨新生儿呕吐的防治措施,本文收集了我院新生儿呕吐病例112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新生儿科2003年8月~2005年8月收住新生儿呕吐112例,其中男66例,女46例,男女之比为1.43:1。新生儿年龄10分钟~3个月,见表l。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65岁,因“反酸、恶心、上腹部饱胀不适,纳差2月余”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出现反酸、恶心、上腹部饱胀不适,以上症状进食后加剧,伴纳差,体重减轻。于是2003年2月13日做上腹部B超,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前往宁波,于2003年2月28日在宁波市二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幽门梗阻”,并取活检,病检报告提示“黏膜深部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异型,癌变”。  相似文献   
39.
李德琼 《北京医学》2005,27(10):619-619
盐酸恩丹西酮注射液是一种高选择性5!色铬羟胺受体拮抗剂,对预防或减轻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效果显著。但单独使用盐酸恩丹西酮注射液剂量大、费用高,1997年7月至2002年7月,我们采用小剂量恩丹西酮 甲氧氯普胺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40例,就其疗效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  相似文献   
40.
流脑防为上     
前几个月来,我国四川、安徽、河北等多个地区都报告出现了“流脑”病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解放军302医院的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教授提醒,“流脑”的预防不容忽视.特别是暴发型流脑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常于24小时内甚至在6小时内就可出现严重的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因循环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其死亡率高达40%~60%.因此在流脑高发季节,若病人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