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8篇
  5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在急诊内科中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内科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中对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不明原因昏迷患者的三间分布、病因构成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进入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以"急性昏迷"为主诉,且无明确诊断及可以解释昏迷原因的4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纳入患者男性:女性为1∶1.16,统计分析患者的三间分布、确诊手段、最终确诊病因及预后情况。 结果不明原因的昏迷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乡村人群,且高发于春冬季。88%的患者最终在住院期间确诊,主要是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23.1%(98/424)]、结合体格检查的检验结果[25.0%(106/424)]来完成确诊。最常见急诊不明原因昏迷的病因是:脑血管疾病[24.1%(102/424)]、感染[14.2%(60/424)]、中毒[9.0%(38/424)]、癫痫发作[8%(34/424)]、代谢性疾病[7.1%(30/424)]、精神性疾病[6.1%(26/424)]等。92.0%(390/424)的急诊不明原因昏迷患者在入院时的急诊严重指数(ESI)分级为1 ~ 3级,格拉斯评分(GCS)以轻度昏迷为主:13 ~ 14分[29.7%(126/424)]、15分[32.6%(138/424)]。患者死于诊室的病死率为1.4%(6/424)。出院后仍需继续治疗如康复训练占35.4%(150/424),在养老院继续治疗占11.1%(47/424)。 结论急性昏迷的病因诊断谱广且患者死亡风险高,脑血管疾病是其最常见的病因。ESI分级和GCS评分可帮助识别大多数死亡高位风险的患者。为明确诊断,神经系统检查如脑部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等必不可少。跨学科协作对于提高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诊断效率和准确率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在改善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进行问题总结.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就诊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按照戴明循环原则开展护理.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病死率和护理满意度、配合治疗依从率等方面的测评指标明显比对照组相应指标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戴明循环在急诊内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进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实施细节护理对于提升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内科患者中选出120例的病例进行研究,以患者具体的护理方法为标准,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开展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自我效能测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有35例,满意22例,护理满意度高达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P <0.05。在自我认知、环境护理、病情控制感和自信心等自我效能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实施细节护理对提升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昏迷患者在急诊内科抢救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这一期间,选取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82例,向送诊人员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等情况,并开展相关检查,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按照具体病情实施相应的病情控制处理。结果82例患者病情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病、中毒昏迷、其他原因昏迷所占比例分别为35.37%、25.61%、8.54%、24.39%、6.09%;82例患者中,存活率87.80%,死亡率12.20%;治疗结果,存活72例,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病、中毒昏迷、其他原因昏迷存活所占比例分别为30.49%、24.39%、8.54%、20.73%、3.66%。结论为了使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存活率显著提高,需强化临床诊断,并按照昏迷诱发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处理,使患者的救治效率显著提升,对患者生命体质量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舒怀亮 《现代保健》2011,(11):184-185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因构成及其特点.方法 通过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156例意识障碍患者的送诊人员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分析意识障碍的原因;统计意识障碍病因构成比,观察各种病因特点.结果 156例意识障碍患者其病因构成包括:急性脑血管意外共98例、急性中毒引起意识障碍22例、肺性脑病16例、糖尿病相关性意识障碍15例、其他5例.结论 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因构成复杂,但以常见病为主,临床医生必须注意临床特殊体征,并引导家属询问病史和认真查体,结合辅助检查,争取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07.
内科急诊急性腹痛5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对我院首诊急诊内科的急性腹痛50例诊治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急诊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发作突然,需要在急诊室进行复律治疗。自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我科收治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88例,现将病人复律的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崔耿 《吉林医学》2015,(5):885-886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昏迷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4例昏迷患者中,因心血管病变导致昏迷的占31.25%,因中毒造成昏迷的占32.8%,因糖尿病造成昏迷的占23.44%,因溺水或外伤等其他因素造成昏迷的占12.5%。经急诊内科抢救治疗,有效率为82.81%,死亡率为17.19%。结论:对患者病情和导致昏迷的原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判断,并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对策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0.
余强 《当代医学》2014,(27):138-139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急诊内科昏迷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急诊内科昏迷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实施常规支持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的纳洛酮联合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中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清醒时间(35.72±6.18)h短于对照组(52.24±7.05)h,PaO2值(35.89±4.36)mmHg小于对照组(46.73±5.21)mmHg,PaCO 2值(89.68±7.46)mmHg高于对照组(71.66±6.8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多由于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所致,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且缩短昏迷清醒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