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8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667篇
内科学   222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1582篇
预防医学   110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69篇
  22篇
中国医学   50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1.
葡萄酒是健康的好帮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后 《家庭中医药》2003,10(2):56-56
啤酒虽有“液体面包”之美称,但中年人久饮易产生“啤酒肚”。而葡萄酒堪称饮料中的佳品,对中老年人而言,每天饮一杯葡萄酒,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并能延缓衰老。1、预防心血管病英国医学家报告,欧美国家50~65岁的男性死亡率,以法国、瑞士、意大利等葡萄酒消费高的国家心脏病死亡率最低。深入研究其原因发现,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硬化的重要物质,葡萄酒不仅能使这种物质减少,而且能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还能使血管中的血凝块化解。因此,葡萄酒可以预防或减轻动脉硬化,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  相似文献   
22.
启事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组成。桂枝茯苓丸为活血化瘀之剂,用于治疗妇科癓病下血,瘀血痛经,产后恶露停滞,子宫肌瘤,宫外孕等病症。笔者以该方为基础.临证加减,治疗心血管病中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房颤伴血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口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宝 《中外医疗》2009,28(13):84-84
本文主要全面分析了我院1356例需要口腔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人治疗情况。意在为老年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治疗提供参考,使得老年患者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期,安全及时地进行口腔治疗,最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原因,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及不稳定的主要原因,C反应蛋白可作为判断心血管病预后的指标[1],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临床需要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出及时准确地估计,为此我们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CRP、D-D的关系作了前瞻性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5.
刘尊永 《家庭医药》2005,(12):24-24
初一看来,也许你会感到疑惑,糖尿病怎么会等于心血管病呢?别急,先让我们看看如下事实: 据报道,患过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未来再发心梗的危险超过40%。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占死亡原因的40%左右。也许你没有留心过,但细心的临床医生发现,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未来8~10年发生心 肌梗死的危险大约等同于曾患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度。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与已患心 肌梗死患者再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是同等的(所以说它们是等危症)。  相似文献   
26.
开展冠心病病人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现已成为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主要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摄入过多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工作紧张、运动量减少、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加密切相关。WHO早在1992年就指出:没有疫苗可以防治心血管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  相似文献   
27.
医药新知     
《家庭医药》2006,(9):34-34
阳痿可能是心血管病的先兆;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年轻男性死亡率偏高;中医“五联”疗法治疗颈椎病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28.
1241例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15.95%,各种心脏病患病率15.55%,各种主动性异位节律患病率19.74%,说明此3种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
《医学教育探索》2004,(6):266-267
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饮茶可防止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生。但是也有些调查发现,大量饮茶不是对心肌缺血致死危险没有影响,就是使这种危险还略微升高。茶含黄酮类化合物,茶的所有有益作用都是由这些黄酮提供的。迄今,已鉴定的黄酮达4000多种,其中大部分存在于植物中。  相似文献   
30.
几项观察性研究曾提示,同源半胱氨酸水平较低者,冠心病和脑卒中患病率较低。加拿大的Yusuf等观察5522例≥55岁有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患者,每日补充2.5mg叶酸、50mgVit B6、1mg Vit B12,降低同源半胱氨酸水平的同时,能否比服安慰剂者较多获益。Vit治疗平均5a,同源半胱氨酸血浆水平降低2.4μmol/L,安慰剂组仅降低0.8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