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56篇
  免费   1817篇
  国内免费   960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185篇
妇产科学   527篇
基础医学   5512篇
口腔科学   251篇
临床医学   24971篇
内科学   2262篇
皮肤病学   407篇
神经病学   2056篇
特种医学   19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2565篇
综合类   33231篇
预防医学   14581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13349篇
  132篇
中国医学   7208篇
肿瘤学   724篇
  2024年   496篇
  2023年   1916篇
  2022年   1707篇
  2021年   2209篇
  2020年   2255篇
  2019年   2068篇
  2018年   768篇
  2017年   1934篇
  2016年   2079篇
  2015年   2489篇
  2014年   5280篇
  2013年   5690篇
  2012年   6972篇
  2011年   7793篇
  2010年   7390篇
  2009年   7127篇
  2008年   7496篇
  2007年   6854篇
  2006年   5722篇
  2005年   6422篇
  2004年   6651篇
  2003年   5717篇
  2002年   2867篇
  2001年   2400篇
  2000年   1683篇
  1999年   1319篇
  1998年   1145篇
  1997年   897篇
  1996年   875篇
  1995年   591篇
  1994年   421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71.
72.
目的 系统评价有关癌症患者心理韧性发展的真实体验,为更好地制定心理韧性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CINAHL、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Psyc INFO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6月相关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42个明确的结果,形成8个类别,汇总成3个整合结果。①心理韧性发展是动态循环的过程:危机负性期,调节成长期,积极转化期,循环强化期;②心理韧性的阻碍因素:个体(消极应对,错误认知,症状和体象困扰),环境(传统社会文化,医疗环境,家庭负担);③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个体(积极心理与应对方式,复原经历,宗教信仰,自我表露,利他主义与行为),环境(家庭因素,医疗照护,人际支持)。结论 心理韧性的发展是动态循环过程,受个体和环境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心理韧性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3.
肿瘤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高危群体,免疫力、营养状态低于普通人群,罹患肺炎后的治疗更为困难。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的流行风险,就医病患可能的交叉感染,手术传播等隐患,非急症肿瘤患者尽量避免赴医院就诊无疑是慎重的选择。然而,不断进展的病情,不能手术的焦虑情绪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新冠肺炎的流行阶段,患者及其家人了解胃癌的治疗,疏解心理焦虑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认知行为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心理状况及睡眠状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简式心理状态剖面图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心理状态,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5.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调节居家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2月28日至3月5日通过问卷星对378名居家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所有研究对象填写一般资料、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居家隔离人员抑郁、压力水平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居家隔离人员APGAR总分与DASS-21总分及各维度分负相关显著(P0.05)。居家隔离人员DASS-21总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E、L维度负相关显著(P0.05),与P、N维度正相关显著(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期间居家隔离人员抑郁、压力水平升高,人格的内外倾、情绪性以及家庭功能状况是影响心理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和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整群选取安徽省某医科院校4007名大一、大二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童年期虐待评定问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条目列表和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等信息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线性回归和Sobel检验分析三者间的关联。结果童年期躯体、情感、性虐待、总体虐待评分与心理病理症状评分和自伤行为频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各种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33%~9.96%(男性)和6.06%~10.36%(女性)(P0.01)。控制年龄、家庭居住地、经济状况、独生子女状况、父母学历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上述中介效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93%~9.96%(男性)和6.10%~10.20%(女性)(P0.05)。结论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的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减缓医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者的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77.
高丽 《包头医学》2015,39(1):39-40
目的: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肾内科68例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各期(观察熟悉期、工作信任期、终止评价期)的心理问题,给与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8例老年住院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心理问题得以消除或缓解.结论:肾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分期进行,能有效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值得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性情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效果极佳,可作为临床干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79.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它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重大隐患,人们需要从各方面入手,预防、治疗高血压。从心理学方面讲,平静祥和的精神情绪状态有利于稳定血压。任何能促使神经过度兴奋的心理状态,如果出现过频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不利于稳定血压。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同伴教育方式对妇科手术病患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并接受手术的女性病患12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同伴教育方式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并监测对比两组术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干预后手术前,观察组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同伴教育方式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更有利于手术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