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16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402篇
药学   290篇
  4篇
中国医学   50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人工泪液与睑板腺按摩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睑板腺按摩和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为(12.87±3.51)s,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8.69±1.9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6±0.89)s和(4.21±1.52)分(P<0.05)。结论 采用人工泪液、睑板腺按摩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60例(120只眼),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60只眼),治疗组30例(60只眼)。对照组给予热敷、睑板腺按摩及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日,治疗组同时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4次/日。结果治疗后1,2,4周较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hirmer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泪膜恢复、缓解干眼症状,保持泪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干眼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指任何原因导致泪膜的病理性改变,使结膜和角膜得不到正常的湿润,而出现的一系列眼部症状。从轻度间断性烧灼感、搔痒感、异物感,到严重的泪液液体分泌减少,并伴有角膜和结膜的病变,常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干眼症确诊依赖于综合评定,包括临床病史、schirmer试验异常、泪液膜破裂时间缩短、荧光着色、盂加拉红着色构象以及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症的临床分析及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280例(28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发生干眼症的167例患者应用玻璃酸钠、聚乙二醇组等人工泪液,观察术后两周、1个月、3个月、半年患眼症状,基础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结果:148例干眼症患者恢复正常(治愈率为88.6%), 10例明显好转(5.9%).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加用人工泪液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总结近5年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方法 检索2008年1月-2013年6月发表的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疗效、临床操作、诊疗标准及作用机制角度进行探讨.结果 针灸治疗干眼症以眼周局部取穴为主,常用穴位有睛明、攒竹、太阳等,配穴以局部和远端取穴相结合为主,但诊疗标准缺乏统一,机制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 针灸通过刺激神经兴奋,促进泪腺、睑板腺主动分泌泪液,双向调节性激素水平等环节起到缓解眼部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05/2013-04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水液缺乏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 tear break 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 fluoreseein staining,FL)变化。
  结果:本组48例患者,显效31例(65%),有效14例(29%),无效3例(6%),总有效率为94%。治疗前,患者SⅠt,BUT,FL分别为3.49±1.24mm/5min,3.15±1.07s,2.52±0.11分。治疗后,患者SⅠt,BUT,FL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1例患者术后有异物感,8 h后栓子脱落;1例患者于术后8 mo出现肉芽组织,泪小管塞脱落。其余病例无下泪小管感染或肉芽肿。
  结论: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估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儿童干眼症的效果。方法:100例(200眼)干眼症儿童被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实验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每日4次;两组同时针对病因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30 d的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能有效治疗儿童干眼症。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中药熏眼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干眼症患者(共76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38只眼)。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眼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8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眼法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治疗价值极高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于周口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出现干眼症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研究组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Schirmer 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质、泪膜破裂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Schirmer 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质、泪膜破裂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chirmer 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质、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改善,观察组Schirmer Ⅰ试验结果高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质评分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贝复舒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中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眼表组织修复,改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泪液分泌试验与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在老年干眼症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情况.方法 对338例就诊于眼科门诊有干眼症状并排除其他眼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干眼症问卷调查及临床干眼症诊断性检查,包括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和BUT测定.结果 338例老年干眼症状患者中,经检查后确诊为老年患者干眼症292例.BUT测定结果阳性者274例;泪液分泌试验结果阳性者170例;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阳性者82例.结论 BUT测定对诊断老年干眼症较泪液分泌试验的差异性较小,稳定性更好,BUT测定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